東北網
附:第五屆『黑龍江省文藝獎』獲獎作品及作者名單
一等獎(22件)
1、文學(3件):中篇小說《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省作家協會遲子建)、長篇小說《月亮上的篝火》(大慶市文化局王立純)、報告文學《4萬:4百萬的牽掛》(省作家協會張雅文)。2、戲劇(2件):話劇《鐵人軼事》(大慶話劇院)、歌劇《八女投江》(哈爾濱歌劇院)。3、電視劇(電視文藝)(2件):電視連續劇《破天荒》(黑龍江墾區冰城文化影視有限公司攝制)、電視文藝《松花江上》(省電視臺錄制)。4、廣播劇(廣播文藝)(2件):廣播劇《逍遙津》(黑龍江人民廣播電臺錄制)、《音樂新勢力——女孩與嗩吶》(齊齊哈爾人民廣播電臺錄制)。5、音樂(2件):滿族鼓吹樂《神調》(省歌舞劇院隋利軍)、《中華吟系列歌曲》(省文化廳組織創作出版)。 6、舞蹈(1件):民間舞蹈《情醉女兒鼓》(省藝術職業學院演出 唐文娟、喬良、張榮海編舞)。7、美術(2件):油畫《大荒》 (省美術館薛智國)、版畫《熾土》(省美協創作室陳龍)。8、書法(1件):《篆刻扇面團扇》(哈師大藝術學院盧海嬌)9、攝影(1件):《興安雪魂》(省文聯索久林)。10、曲藝(1件):相聲《一個都不能少》(省曲藝團演出)。11、雜技(1件):《飛天夢空中體操》(省雜技團演出)。12、民間文藝(2件):民間文學《中國民間故事集成•黑龍江卷》(省民間文學集成編委會主編:徐昌瀚、欒文海)、民間文學《滿族薩滿神話》(傅英仁、張愛雲編撰)。13、文藝評論(2件):《新時期黑龍江戲劇發展研究》(省藝術研究所朱雪艷)、《中國曲藝志•黑龍江卷》(省藝術研究所)。
二等獎(33件)
1、 文學(4件):長篇小說《一片蔚藍》(省作家協會周樹山)、長篇小說《土雞的冒險》(省作家協會常新港)、中篇小說《紙風車》(哈爾濱市文聯王阿成)、隨筆集《一個中學生父親的教育手記》(大慶市文化局創評室李長春)。2、戲劇(2件):情景劇《網絡ABC》(佳木斯評劇團)、龍江劇《百姓局長》(省龍江劇院、省戲工室)。3、電視劇(電視文藝)(3件):電視連續劇《夏日語錄》(哈爾濱電視臺攝制)、電視文藝《龍舞春風》(省電視臺文藝頻道錄制)、紀錄片《寒夜群星》(省電視臺攝制)。4、廣播劇(廣播文藝)(2件):廣播劇《廣陵絕響》(黑龍江人民廣播電臺錄制)、廣播劇《世界上最愛我的人去了》(哈爾濱人民廣播電臺錄制)。5、音樂(3件):歌曲《美麗龍江我的家》(彭川曲、乙福海詞)、歌曲《好大一片北大倉》(王明喜曲、劉書彰詞)、歌曲《綠水青山迎客來》(王明喜曲石樹源詞)6、舞蹈(2件):朝鮮族舞蹈《情鼓》(哈爾濱朝鮮民族藝術館演出)、《喜格格》(省文聯何新力編創黑龍江省舞協舞蹈家培訓學校演出)。7、美術(3件):版畫《老土》(哈師大藝術學院王僖山)、雕塑《最後的薩滿》(省美協李向宇)、國畫《鄉愁》(哈爾濱市畫院程真)。8、書法(2件):《篆書對聯》(大慶陳國成)、《篆刻條幅》(哈爾濱湯忠輝)。 9、攝影(2件):組照《以狩獵捕魚為生的赫哲族》(佳木斯莊艷平)、組照《龍江神韻》(哈爾濱夏富祥)。10、曲藝(1件):群口快板《三江抗日頌歌》(佳木斯邢鐵志等)。11、雜技(2件):魔術《金孔雀印象》(省雜技團演出)、高空雜技《空中飛翔蹦極》(齊齊哈爾馬戲團演出)。12、民間文藝(3件):民間工藝《北方皮影》(綏化市傅作仁)、《寧古塔歷史文化》(牡丹江楊錫春)、民間文學《仙鶴傳說》(齊齊哈爾市委宣傳部邱利鋒)。13、文藝評論(3件):專著《浪漫的思潮》(省社科院文學所彭放)、論文《現代性研究中存在問題的反思》(黑龍江大學於文秀)、《一次真善美審美理想的現實主義創作實踐》(省美協唐世和)。14、楹聯(1件):《2005年黑龍江機場集團公司辦公大樓春聯》(劉興君)。
三等獎(39件)
1、文學(5件):紀實文學《活下來再說》(省農墾總局《北大荒文學》雜志社楊孟勇)、散文集《帶著故鄉遠行》(省作家協會吳寶三)、短篇小說《野馬灘》(鶴崗市公安邊防支隊徐岩)、長篇小說《蒼茫大地》(牡丹江市海林市文化館徐景輝)、詩集《穿越季節》(大慶市文聯《歲月》雜志社潘永翔)。2、戲劇(4件):現代評劇《英雄王二小》(牡丹江評劇團演出)、話劇《血戰嫩江橋》(齊齊哈爾市話劇團演出)、評劇《任長霞》(省評劇院演出)、話劇《太陽雨星星淚》(鶴崗市藝術劇院演出)。3、電視劇(電視文藝)(4件):電視劇《遠東特遣隊》(黑龍江電影電視劇制作中心攝制)、電視文藝《龍飛鳳舞賀新春》(省電視臺攝制)、大型系列片《故鄉的雲》(哈爾濱電視臺攝制)、電視文藝《明天更美好》(省電視臺文藝頻道錄制)。4、廣播劇(廣播文藝)(3件):廣播文藝《激蕩的旋律——介紹作曲家生茂和他的歌曲》(黑龍江人民廣播電臺錄制)、廣播文藝《雲水謠》(黑龍江廣播藝術中心、黑龍江交通廣播聯合錄制)、廣播文藝《沈默如迷、沈默如詩——盲人歌手周雲蓬的音樂人生》(大慶人民廣播電臺錄制)。5、音樂(3件):交響合唱《走過百年》(楊人翊曲劉文成詞)、音樂《八女投江》(哈爾濱歌劇院朱彬)、歌曲《飛翔》(徐豪曲梁蕭菲詞)。6、舞蹈(2件):《興安嶺上鄂倫春》(雙鴨山藝術學院演出)、《蜿蜒河》(鶴崗市藝術劇院演出)。7、美術(4件):水彩畫《晚風》(哈師大藝術學院趙龍)、版畫《沈吟深秋》(北大荒版畫院鄭子江)、漆畫《雪緒》(哈爾濱師范大學溫麗華)、中國畫《搖蕩夏天》(省畫院曹香濱)。8、書法(3件):篆刻條幅(生活報仲偉迅)、篆刻中堂(省通訊傳輸局張躍飛)、刻字(牡丹江李文寶)。9、攝影(2件):《神奇的五大連池》(大慶郭柏林)、《神奇的庫爾濱》(雙鴨山於國軍)。10、曲藝(1件):小戲《喜糖》(訥河市藝術團演出)。11、雜技(1件):魔術《火龍出雙人》(鶴崗藝術劇院演出)。12、民間文藝(2件):剪紙《方相驅疫》(大慶劉延山)、布藝《鴟鴞尊》(哈爾濱孫忠琴)。13、文藝評論(4件):論文《頂天立地的人》(省戲工室孫天彪)、《黑龍江雜技理論文集》(省雜協李萌)、論文《影視劇的創作觀念應當轉變》(黑龍江大學張奎志)、論文《女性文學:關注自我關注社會》(省社科院文學所郭淑梅)。14、楹聯(1件):《哈師大評卷點聯》(齊齊哈爾鄂明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