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3日訊 今天出版的《黑龍江日報》發表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1978年的真理標准大討論,衝破了『兩個凡是』的思想禁錮,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思想解放的熱潮。這場以理論形式進行的探討,其意義遠遠超出了理論自身,因為它不僅打碎了人們的精神枷鎖,讓人們以理論自身的方式面對理論,而且號召理論面向現實,吹響了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號角。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真理標准大討論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聯系實際學風的回歸和捍衛,為進一步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開闢了道路。
三十年後的今天,理論工作者有必要回顧和總結歷史,進一步弘揚馬克思主義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為開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局面,提供理論支持。
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創始人馬克思首開理論聯系實際的先河,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以後,黨繼續發揚了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一方面深入鑽研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另一方面,從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的實際出發,對馬克思主義理論進行了豐富和發展,不僅創立了毛澤東思想,而且創立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使馬克思主義在當代具有了更加豐富的內涵、煥發出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要開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局面,理論工作者必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
理論源於實際,又超越實際。一方面,理論離不開現實。真正的理論是理論工作者以自己的生活體驗為基礎,基於民族性的形式,對特定時代背景下的人類性的問題進行深入思考。理論離不開理論工作者的生活經驗,離不開民族性和時代性境遇,離不開人類的生存關照。理論只有回到現實、源於現實,並有明確的問題意識,纔是真正的理論,纔能真正實現理論自身的價值。理論回到現實是理論自身徹底性的需要。另一方面,現實離不開理論。現實只有聯系理論纔能恢復和確證真正的現實,現實的理論關照也是現實展現和創造自身的方式。理論和現實是內在統一的,理論在現實中回歸和實現自身,現實在理論中不斷生成,這纔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題中應有之義。
理論工作者弘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必須把握以下兩個環節。
首先,要認真鑽研馬克思主義理論。
理論聯系實際,首先要有理論,理論要想徹底,首先是要有對待理論的真誠態度。理論研究不能走捷徑,不能媚俗,更不能急功近利。理論研究需要對理論本身有起碼的尊重,這不僅包括嚴謹的科學態度,不斷求索和創新的執著精神,更重要的在於,要有對理論的崇敬和信仰。因此,要開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局面,首先要以理論的方式面對馬克思主義理論,認真研讀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經典著作、研讀和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相關著作和文獻,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變成理論工作者內在的思想資源。同時,要有開放的理論視野,積極借鑒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的相關成果,豐富我們的理論內涵。
其次,理論要真正回歸和面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
理論要想徹底,還要回歸和面對現實。理論研究要走進現實,不僅要融入現實生活,從中汲取營養,而且要面對現實,以解決現實問題為理論指歸。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同時我們也面臨著空前的機遇與挑戰。理論工作者一定要深入實際,傾聽時代的聲音,感受時代的脈搏,以真實的生活體驗、真切的價值關懷和真正的問題意識指引和推動理論研究。目前,我國正處於從傳統農業文明向現代工業文明轉型的過程中,很多現實的重大問題急需理論工作者深入思考,諸如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當代性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系統化問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問題、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現實統一問題、『三農』問題、教育醫療問題、社會保障問題、社會公平正義問題、建設創新型國家問題等等。這樣,理論工作者纔能使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當代中國更好地實現自身,為開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貢獻自己的力量。
(黑龍江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王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