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4日訊 近日,很多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立體工藝美術畫因選用天然原料手工制作,工藝精湛,造型精美,距今已接近半個世紀等諸多原因,開始被一些收藏者看好。
在幾處即將拆遷的棚戶區,記者見到一些被當作破爛兒扔在一旁的立體工藝美術畫,它們大都產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外面罩著一層玻璃,裡面通常是一些立體的山水、花鳥畫。今年64歲的張先生告訴記者,這些立體工藝美術畫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非常盛行,是饋贈親友的精品。只有遇到關系比較親密的朋友,人們纔會將這種美術畫作為禮品,在當時這種畫的價格在30元左右,好的還要貴。
收藏者張先生表示,這種工藝品被很多人看好,一些人已經著手收藏。近日,他曾看到有人用60元的價格購買了兩幅類似的工藝美術畫,一幅是『松鶴延年』,仙鶴是用天然羽毛制成的,松樹則是用麥秸制成。另一幅是『祝壽圖』,畫上的水果都是用牛角制成的。張先生說,這兩幅畫都是采用天然原料手工制作的。許多生產相關產品的廠家在多年前已經停產。由於畫的存世量日漸稀少頗具收藏價值。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