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汶川縣在哈農民工 牽掛家鄉親人淚流滿面
2008-05-16 11:17:26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蘆偉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16日訊 『12日、13日,我恍惚在夢境中度過。我希望這是一個夢,我的家鄉沒有被毀掉……』汶川縣在哈農民工彭林心情沈重地說。

  目前,在哈爾濱工程大學圖書館建築工地內,已有40多名汶川縣農民工返回家鄉,還有20名來自汶川縣、綿陽市的農民工仍在堅守一線,但他們當中只有3人與家人取得了聯系,其餘的農民工都與家人失去了聯系。15日,面對記者的采訪,這些可愛、朴實的農民工落淚了,他們非常牽掛家中的父母、爺爺奶奶和兄弟姐妹。

  由於返家心切,這20名農民工將分別於16日、17日踏上回家的列車,哈爾濱工程大學科技園船舶電子大世界的工作人員送來了3萬元愛心款,用以幫助他們順利回家,重建家園。

  夏英隆:和母親最後通話成訣別

  25歲農民工夏英隆來自綿陽市三臺縣,他今年3月纔來哈爾濱,在工地是一位電焊工。小伙子結婚一年多了,妻子在深圳打工,這次來哈是他第一次離開父母身邊。

  夏英隆希望通過他和妻子的共同努力,能多掙些錢,孝敬父母,生兒育女。他含著淚說:『沒想到5月11日夜晚的一次通話,卻成了我和母親的訣別……』

  12日晚上,夏英隆聯系不上家裡人,便不停地撥打親戚們的電話,電話仍然不通。次日一大早,他終於撥通了親屬的電話,『我們全都站在河壩上,不能回家,這裡一直都在震。』由於兩家距離很近,他就拜托親屬幫忙查找父母,直到14日一早,他突然收到父親的短消息,纔得知母親離開的噩耗。

  夏英隆是家裡唯一的孩子,父母為了他吃盡了辛苦,至今還在家鄉種田。11日與父母的通話中,夏英隆和父母聊起了這邊的天氣,說哈爾濱沒有家鄉熱,自己十分想念家鄉的山城。等掙夠了錢就和妻子回家,守在父母身邊過日子,並囑咐父母要多注意身體。電話的另一端,母親叮嚀兒子一定要注意安全,早日回家。每當想起當時的通話內容,夏英隆的情緒就十分激動,記者的采訪不得已數次中斷,他哭泣著說:『沒想到,這是最後和媽媽說話。』

  彭林:家人田間乾活幸免於難

  彭林來自汶川縣郊區,他是家裡最小的孩子,今年纔25歲。父母在家鄉種幾畝水田度日,自己出來打工掙錢,他希望父母能過上好一點的生活。14日下午,他纔和父母通上電話,當時在田間乾活的父母和姐姐都安然無恙,可家裡的房子全部坍塌了。

  彭林說,由於家中座機打不通,他便撥打姐姐的手機,可總是傳來『嘟嘟』聲,當時眼睛裡滿含著淚水。在撥打姐姐電話的那一刻,聽見『嘟嘟』的待機聲音,就再也沒有忍住,他放聲大哭。

  在記者的再三要求下,彭林撥通了姐姐的手機,姐姐說:『現在這裡正在下雨,我打著傘站在雨裡,遠處是一片片廢墟,沒有家了,即使有家也不能回。我們睡在操場上,三個人擠在一個帳篷裡住。不過大家的心態都很好。』

  夏強:希望能馬上回家鄉

  汶川地震發生時,夏強的父母在綿陽市江油地區,那裡距汶川約100公裡,離重災區綿陽市北川縣僅20公裡。12日,當夏強得知四川發生地震後,開始給家人打電話,在數次撥號失敗後,終於在當天下午六點多鍾撥通了電話。

  夏強說,通話中,父親的第一句話讓我感到震撼,也非常欣慰:『你知道嗎?綿陽發生地震了,我們還活著。』為何震撼?因為這座美麗的小縣城已經與外界中斷了交通,電視、收音機的信號也都沒有了,父母親不知道這是一次波及全國的地震。電話那頭,父親的聲音總是斷斷續續的:『爺爺奶奶找到了,我們現在都在平壩上。全城的人都在逃命。家裡的房子裂了大口子,成危房了。』他還沒來得及多問,電話信號就斷了。不過,他還是很欣慰,因為至少知道家人平安。

  13日下午,夏強又接到一個電話,『我從北川逃回來了,那裡已經是一片廢墟!幸好我在外面逛,保住了一命。』這個電話來自夏強的姐姐,地震發生時她正在北川。

  夏強告訴記者,現在最希望能馬上回去與他們共同抗災,重建家鄉。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