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黑龍江省救援隊醫生搶救被埋168小時幸存者
2008-05-21 07:13:31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21日訊 連日來,哈爾濱市那些奔赴災區的救援隊醫生們不忘家鄉人的牽掛,紛紛發回信件和短信,講述自己的所見所感。

  午夜馳援搶救幸存者

  (哈醫大四院醫生李野)

  19日22時,廣元市緊急通知全體市民19日—21日期間可能發生6—7級餘震,要求立即進入緊急戒備狀態,市民們紛紛奔向大街。為了安全起見,患者全部被搬至醫院空地,我們的醫療隊馬上將7名ICU重患遷移到防震帳篷中,在醫院空地上,為重患連接好呼吸機和各種監護設備。23時30分,廣元市中心醫院向我們醫療隊求助:一名在廢墟下被掩埋了7天後救出的幸存者需要緊急會診指導。時間就是生命!我和腎內科王莉主任立即打車,奔向離駐地10公裡遠的城區。路上迎面遇到了許多從城區出來躲避餘震的汽車和行人,但我們只有一個念頭:救人!前進!交通受阻,出租車無法前行了,我們便下車一路小跑,及時趕到了廣元市中心醫院。病床上的重患是剛從青川縣一座錫礦救出的,老人今年56歲。當時他已經重度脫水,外觀極度消瘦,初步診斷為腎前性急性腎功能衰竭。我們立即投入搶救,先給患者補液,糾正其水電解質紊亂,同時進行預防感染等支持療法,我和王莉守護在病人身旁,密切觀察病人生命體征變化。這一夜未眠。

  20日清晨,經過一夜的搶救,老人尿量增多,生命體征趨於平穩,老人脫離了危險。老人握著醫生的手不肯松開,嘴裡激動地念著『感謝醫護人員、感謝解放軍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18位隊員擠在一個帳篷

  (省醫院醫生李原風等)

  18日來到江油中醫院後,我們就被分到了三個小組,投入到緊張的醫療救援和消毒防感染工作中。每天幾乎都在30℃高溫環境下,進行工作,加上水土不服,一些哈市醫生出現了腹瀉、失眠、頭痛等癥狀,但卻沒有一個人停止工作。幾名負責消毒防感染的隊員,每天都要背著重達40斤的消毒箱子,徒步十幾公裡進行噴灑消毒。為給病人創造好一點的條件,我們18位隊員『擠』在一個雨布搭成的臨時帳篷裡過夜,每餐吃的幾乎都是方便面和八寶粥。面對艱苦的條件,所有隊員毫無怨言,因為我們知道此行的職責———救死扶傷。

  在災區,黑龍江省醫療隊員的敬業精神,贏得了災區同行和群眾的尊重。附近的老百姓特意為這些遠道而來的醫生送來了『奢侈』的『病號飯』———米飯、炒菜,感謝龍江醫生不遠萬裡幫助災區搶救傷員。

  在患者身邊守了一夜

  (市第五醫院醫生趙立強)

  連日的餘震使康骨醫院大樓出現了多處裂縫,19日,為了保證病患的安全,我們醫療隊幾個醫生剛剛下手術臺,來不及休息,又開始忙著將病人一個個搬運到室外的安全地帶。康骨醫院共有100多名病人,我們從晚上10時許一直乾到凌晨1時多。

  大約凌晨,成都出現了長達1分多鍾的餘震,怕患者在餘震中過度緊張,餘震後我們開始巡視病人,將病人妥善安置好,醫生們仍不願離開。一整夜,我們醫療隊的醫生們就坐在患者身邊,幾乎都沒怎麼合眼。20日早6點鍾,我們又開始了查房。

  日夜守護在病人身邊,醫生們都要衣不解帶。趙立強等隊員表示,只要病人能康復起來,醫療隊再苦再累也覺得值得。

  據哈爾濱市首支醫療隊領隊柯雲楠介紹,截至昨天,哈爾濱市赴川首支醫療隊共診察病人460餘人次,會診225人次,實施手術34例。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