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2日訊 18日,中央電視臺『抗震救災眾志成城』直播節目中,來自大慶市的周家代進入電視畫面。經過近一天的聯系,記者終於與前方的老周電話連線,聽到了他感人的援助行動。老周和他的兩個伙伴從大慶出發,經過5天5夜的艱難行程,把災區急需的大米、掛面、豆油送到了重災區汶川。隨後,他們又加入到部隊運輸隊伍,冒著飛石和餘震的危險,和戰士們一起把糧食等物資運送到災民手中。
起程糧油裝滿一卡車
12日,汶川地震發生當天,老周在外邊工作,很晚纔回家,沒有看到地震的消息。第二天,當他打開電視,看到了地震後災區觸目驚心的畫面,這位七尺漢子淚流滿面,決定馬上利用自家卡車去地震一線救災。由於自家經營糧油公司,他讓員工裝上了2500斤大米、2500斤白面、2000斤掛面和300桶豆油,並帶上了鐵鍬、鎬頭等工具,打算把糧油送到災區後,去幫助救援隊搜尋生還者。裝完糧油後,他們一刻沒有耽擱,13日20時,他帶著6萬元現金捐款與小舅子還有一名司機就從大慶起程,奔赴目的地———汶川。
崎途途中爆胎5次
為了趕路,人歇車不歇,3個人輪班駕駛。進入四川境內後,路變得異常難走,卡車司機說,從沒見過這麼險的道。到達海拔4200米時,三個人都開始頭疼、嘔吐,高原反應特別明顯。老周說,雖然是新車,但路上卡車還是『開鍋了』,輪胎爆了5次。
最危險一次,是在盤山公路的一個下坡段,同時爆了兩個後胎,幸虧當時的路稍微平一些,汽車猛地甩了一下,在後車廂裡休息的老周及時跳車,駕駛室裡的兩個人也都差點被甩出去。進入成都後,3人奔赴此次地震最嚴重的汶川縣。老周說,從成都到汶川有700公裡,原本只需10個小時的路程,他們走了40多個小時。由於餘震不斷,一路上,警察在路邊一次次提醒過往的車輛,要小心山上滾落的石頭,但老周看到,路邊隨處可見被砸損的汽車。
抵達義舉感動災區
經過5天5夜不間斷的行駛,18日14時,老周的糧食終於運抵汶川。聽說黑龍江人經過5000公裡的跋涉來到汶川送糧和捐款,汶川常務副縣長張通榮趕來接老周,握著老周的手激動地對他說:『你是東北三省第一個民間送來物資的隊伍,災區最缺的就是糧食,謝謝你。』張縣長迅速組織人員把糧食卸到物資集中發放區,碰巧中央電視臺的記者正在現場采訪,記錄了這一感人的畫面。
老周說,他只是一個普通的中國人,災難發生後,他想的就是自己怎麼纔能用最快的方式給予災區援助。為了不給災區添麻煩,他們3個人帶足了乾糧,累了就在車裡睡,不和災區人民搶帳篷。老周說,汶川縣裡的通信緊張,手機信號基本是通過信號車發出去的,他就利用信號不緊張的時段給家裡報了平安,因為家裡的老母親和妻子一直擔心他的安全。
救援幫災區運輸物資
帶了工具的老周特別著急,希望能投入到救援的隊伍中,搜尋解救受困的人員,就是救一個人也好。但張縣長告訴他,縣裡往下面鄉鎮送糧食的交通工具緊缺,有些車已經被砸壞沒法用了,希望老周能利用自帶的卡車幫助往受災鄉鎮運輸物資。沒有猶豫,老周立即投入到運輸行動中。
冒著餘震危險,和山路兩旁不時滾落的石頭,連日來,老周數次前往映秀等受災鄉鎮,運送救援部隊、糧食以及帳篷等。老周說,從汶川去映秀雖然只有20公裡的路,但要翻3座大山,三輛車為一個小隊,他的車被夾在中間,前面的車是部隊的車輛,指揮他的車什麼時候要急行,什麼時候該停下,以躲避山上落下的石頭。
感動暫不離開災區
老周說,幾天下來,災區的人民特別讓他感動,一些已經脫離危險的災民,紛紛從帳篷裡走出來,加入到志願者隊伍中。雖然失去了親人,雖然也是災民,但他們堅強地行動起來,救災哪裡缺幫手,志願者就到哪裡幫忙。老周說:『我對奮戰在災區的士兵,充滿了崇敬之情。』老周告訴記者,和部隊的士兵一起運輸感覺心裡非常踏實。車胎爆了,他們幾分鍾就能換好,比專業的人員還快。昨天,部隊戰士看到老周幾天來都是睡在汽車裡,硬拉著他進入了帳篷裡,大家一起擠在裡面睡,那晚是他去災區後睡得最好的一晚。
老周今年49了,問他什麼時候從災區撤離,他說:只要運輸行動需要,他就不會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