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4日訊 目前,四川震災區最緊迫的任務就是解除地震形成的33個堰塞湖,尤其是懸在北川縣『頭頂』的唐家山堰塞湖。連日來,堰塞湖水位上漲下游群眾緊急轉移的消息不斷傳來。就在此時,哈飛飛龍赴川機隊的直昇機『巨無霸』———米26從廣漢轉飛綿陽,准備從北川擂鼓鎮到唐家山堰塞湖之間開展作業,因為目前國內只有米26有能力將十幾噸重的挖掘機吊掛到堰塞湖大壩。
23日零時20分許,駐紮廣漢的哈飛飛龍赴川機隊米26機長齊煥清接到綿陽指揮部最新命令,早晨7時30分准時出發趕赴綿陽,執行向堰塞湖空運重型設備的任務。當包括5名俄方人員在內的15名機組人員按時抵達廣漢機場時,濃重的霧氣讓飛機無法起飛。停機坪上,成排的直昇機在濃霧中隱約可見。據飛龍公司副總沈小東介紹,地震發生後全國所有有直昇機的民航公司都派隊馳援。但此次運送重型裝備的任務,只有剛剛創下此次救災中單架次空運人數最多紀錄的『巨無霸』米26能夠做到。
待命期間,機組人員再次對相關設備進行檢查,那兩條長達20米、直徑約3厘米的編織鋼索尤為引人注目,十幾噸的挖掘機將通過它吊掛到堰塞湖大壩。地面機械師周志海用布捋著鋼索仔細擦拭,一方面是為了檢查中間有無鋼絲斷裂,另一方面是為了去油,否則粘附沙塵會加重鋼索的磨損。
10時30分許,能見度增加到3公裡,機組人員隨即登機。按計劃,直昇機將從廣漢經德陽直接奔赴北川縣擂鼓鎮展開作業,那裡已經集結了總重量達900噸的重型設備等著它運往堰塞湖大壩。
飛行中,雖然飛行高度從600米到500米、400米不斷下降,但下面始終雲霧繚繞。11時12分,直昇機不得不備降在綿陽機場。領航員袁魯陵介紹,北川方面的軍用偵察機報告,作業地區空域能見度僅有0.5公裡,因此米26不得不在距北川20公裡處轉飛綿陽。
抵達綿陽後,機組人員在駐地用過午餐便又趕往機場待命,等待天氣狀況好轉便立即投入工作。據齊煥清介紹,22日他乘軍用飛機赴北川進行了實地考察,目前來看,在海拔2000多米的群山中飛行,能見度是最大的問題。因為山間高壓線縱橫,對於慣性較大的米26來說轉彎的難度較大;如果提高飛行高度,無法觀察到地面,在群山中降落更加困難。此外,因為溫度昇高會使發動機功率下降,目前作業地區的溫度也將對這次任務產生一定影響。齊介紹,目前空軍已派出8架米171直昇機配合他們工作,並在作業區進駐了氣象組,他們有信心將這項艱巨的任務完成好。
機組人員介紹,為了最大限度地減輕機重,直昇機吊掛重型設備後,機上只留正副機長、領航員、空中機械師和操作員等5人,其他機組人員留在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