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6日訊 2008年高考在即,廣大考生正忙於全力備考,而個別不法分子卻忙於通過網絡、熟人等設置陷阱,引誘家長上當,教唆考生犯法。為此,省招考辦提醒考生及家長,網絡本身的開放性,信息渠道的多樣化,信息來源的個性化,使網絡充滿了魅力,但同時也充滿了危險,有害信息、欺騙行為、兜售禁品等都成為網絡的陷阱,切勿偏聽偏信誤入歧途,應自覺增強免疫力,切請注意:
考場內向外傳題犯法———2006年高考中,黑龍江省某市一名考生夢想考入名牌高校,其就讀於某名牌大學的同鄉通過網絡得知,可以通過微型秘錄機由考生從考場向外竊題,考場外『槍手』作出答案後再通過微型無線耳機傳送給考生,於是他們便購買設備,僱在校大學生作『槍手』,高考期間實施了作案。最終這名考生及『這名同鄉大學生』和『6名大學生槍手』全都按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被繩之以法。今年又有個別不法分子通過網絡、短信等方式向考生及家長兜售所謂『先進的』、『反竊聽的』考試作弊儀器,公安機關正在追查。教育部和國家保密局明確規定:全國統一試卷在啟用之前,即啟封並在考生按規定結束考試離開考場之前,其試題、答案與評分參考為『絕密級事項』。為確保高考安全,今年全省各考點將足量配備『作弊克』、金屬探測儀、手機信號屏蔽儀、考場監視器及無線信號流動檢測車,既能迅速監測不同頻率電子訊號,又能准確發現作弊通訊工具和位置,任何使用通訊工具違法違紀行為都必受嚴懲。
違規失信將被記錄在案———從黑龍江省去年高考發現處理的違紀舞弊考生看,攜帶及使用手機、無線傳輸設備者居多,也有個別考生抄襲資料,傳遞小抄,或『盛情難卻』故意將答卷放在他人視野范圍內由人抄襲成為『雷同卷』,或挺身冒險代替他人考試。今年黑龍江省繼續建立高考誠信檔案,所有違規考生情況都將被如實記錄到其誠信考試電子檔案中;並且,無論今後哪年再參加高考,這一污點將被永遠地記入到違規失信的平臺中,失信可能意味著與高考錄取失之交臂,更可能與理想的用人部門無緣。今年,為加強考試管理,對全體考生負責,全省各級政府層層簽訂了確保高考安全保密責任狀,實行高考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采取考區間串換監考、考點內科科調換監考的辦法,省市加派蹲點督察員,公安部門晝夜巡防,信息產業、監察等有關部門將齊抓共管,聯防聯治,等等,任何違規違紀者都將自食其果。
勿信謠受騙———近幾年公安機關偵破的『販賣高考試題』案件說明,不法分子在網上出售的所謂『高考試題』、『試題答案』,目的就是騙錢。誰急功近利,誰上當受騙。今年互聯網上和省內外市場上非法熱銷的所謂命題專家編制的『高考試題揭秘』、『2008年高考試題預測』等資料,其所謂的『命題專家』是某公司編造的,其中的內容無非是歷年其他省市高考試題,或者是其他省市某中學的高考模擬題。我們提醒全省考生及家長,千萬不要因有『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而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