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黑龍江醫療救助人員在震區的每次出診都刻骨銘心
2008-05-28 09:38:23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楊曉寧 李玥 楊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28日訊 從哈爾濱市第一批醫療救助人員奔赴抗震救災前線起,每一分、每一秒,都讓黑龍江省200多名奮戰在救助前線的醫務工作者刻骨銘心,他們感動於患難中人與人的那份真摯,感動於大災面前善良淳朴的人性。

  災區孝子讓人落淚

  就在昨天,一位災區小伙子讓醫療救援隊的醫生們落了淚。而這樣的場景,在醫生們身邊幾乎時時都在發生。

  哈醫大附屬腫瘤醫院醫生張磊在四川綿竹執行救治任務。他向記者講述了當時的場景:從綿竹至馬尾段的國道,一個二十幾歲的小伙子騎摩托車時發生了意外,右大腿中段骨折。他們趕到現場後把小伙子送到青川救治中心,在路上,醫生纔知道他叫高關龍,剛剛在地震中失去了父親,現在和老母親相依為命。因為地震後飲食種類有限,小高看到媽媽一天天消瘦,於是這個孝順的孩子就騎著摩托車到幾十公裡外的鎮上去買肉,肉買到了,但他卻由於車速過快發生了交通意外。急救車中,年邁的媽媽一手緊拉著小高的手,一手緊緊地攥著3斤新鮮的豬肉,雙眼已經哭不出眼淚……

  父子兩代參加救援

  正在四川綿竹參加救援的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皮膚科醫生王松岩,和其他隊員一樣,每天都要給家裡打個電話報個平安,可電話內容還多一項:要向父親王玉璽匯報當天接診的情況。

  1976年唐山大地震發生後,33歲的王玉璽參加了黑龍江省組織的抗震救援隊,赴唐山營救傷員。當得知單位將成立赴川醫療隊時,國家級名老中醫、現任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皮膚科顧問的王玉璽教授毅然請纓,考慮到老人年齡和身體,院領導沒有批准,但責成他挑選4名皮膚科醫生組成一支醫療隊去災區。王玉璽連夜為醫療隊擬定了一份救治方案,並將兒子王松岩的名字列在醫療隊成員名單中。臨行前,他告訴兒子兩句話:為黑龍江爭光,盡全力幫助每位災民。

  『地震娃』帶來了希望

  19日,小張在廣元市第四人民醫院產下一個6斤多重的男嬰,母子平安。孩子的出生,改變了醫院原本沈悶壓抑的氣氛,大家都管孩子叫『寶寶』,因為他是地震中的『寶貝』,給災區的人們帶來了希望。

  市第一醫院傳染科的王丹慧與記者通話時說,寶寶的媽媽小張是佳木斯人,她和丈夫一直在上海打工。4月份,小張回到丈夫的老家四川省青川縣等待生產,沒想到遇到地震。地震時,小張的丈夫和婆婆為了保護她都受了傷,幸好小張毫發無損,他們一家人被轉移到廣元市,19日,小張順利生產。

  王丹慧告訴記者,孩子的出生讓醫院突然變得熱鬧起來,母子倆生活的臨時帳篷裡,每天都聚滿了前來探望孩子及給他們送生活用品和食物的人。很多原本陌生的人,因為來看孩子而熟識,孩子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