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望奎縣日偽縣公署原址待保護
2008-05-29 10:26:1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曾一智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29日訊 日前,記者接到望奎縣讀者打來的電話,稱在望奎縣有一座『日本房』,是當年的偽縣公署。記者隨即趕往望奎縣調查。

  記者找到這座建築,看到這座建築具有典型的日偽時期在中國境內修建的大批現代建築的特征,基本上保存了原貌。在此建築後面還有一座平房,建築風格很像日本民宅。

  據在此居住數十年的一位居民介紹,這裡原來是一個大院,一直延伸到現在的道北。他兒時聽祖父說過,這裡是建於上世紀30年代初期的偽縣公署和金融合作社,當時望奎縣只有7個日本人。建築的西側原為日偽金融合作社,其餘都是偽縣公署的辦公用房。道北的建築原為日偽時期監獄,上世紀70年代便已拆除。他說:1945年光復以後,這裡被沒收,後為望奎縣農機大修廠,1964年農機大修廠遷走後改為住宅,共住四家人。後面那座建築原為日本人住宅。在附近居住70年的張立芳老人也進一步證實,她在兒時經常看到在這裡居住的日本人,男的女的都有。這裡原有四個炮樓(現已無存),還有地道。

  記者在省地方志辦公室查閱的《望奎縣志》中有這樣的記載:1933年2月12日,偽望奎縣公署成立。1933年(偽大同二年)9月17日,金融合作社成立。1940年(偽康德七年)1月,偽農事合作社、金融合作社合並為興農合作社。

  偽縣公署在政治上對中國人民進行慘無人道的迫害,而金融合作社、興農合作社則是日本侵略者對中國東北地區的經濟掠奪和破壞的工具。可以說,這兩處遺址就是70多年前侵華日軍罪行的有力見證,具有珍貴的歷史和現實價值,理應得到更好的保護。

  圖為偽縣公署及興農合作社原址。曾一智 攝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