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日訊 『感謝政府啊,老了老了,還住上新房了。』看到自家面貌一新的房子,林甸縣黎明鄉同樂村村民李海流下感動的淚水。
今年,大慶市將有19100戶人家像李海一樣徹底告別土草房。
大慶市將采取政府補助、社會支持和農民自籌相結合的方法,投入資金10.46億元,進行村鎮建設。其中,新建和改造農房建築面積達140萬平方米,建設節能房3061戶,改造土草房19100戶,面積達146萬平方米。
從2001年開始,大慶市委、市政府以改善人居環境,提高生活質量為目的,從老百姓最關心的住房和環境入手,努力加快土草房改造步伐,並在土房改造中使用新牆體、建設節能房等方面作了有益嘗試。
大慶市現轄四縣五區,共有58個鄉鎮,478個行政村,2427個自然屯。目前全市共有草房19.46萬戶,1393.67萬平方米,主要分布在杜爾伯特、林甸、肇州、肇源、大同,其中,有近2萬戶房屋已到危房程度,急需改造;有10萬戶左右房屋質量較好,經過改造能夠長期居住,其餘房屋需要近期維修改造。
自2001年以來,大慶市開始研究將農村可再生資源、節能環保技術應用到農房建設中。他們采取農民主體、政策引導、典型示范的方式,指導農民改造土草房,建設節能房。目前大慶市已規劃節能住宅小區14個,建成稻草磚、稻草板、苯板、空心砌磚、空心牆、輕質牆板6種節能樣板房6037戶,節能房建設居於全省前列。
大慶市將根據『因地制宜,扶貧優先,典型引路,梯次推進』原則,加快該市農村土草房的改造步伐。市建設局將在繼續鞏固抓好成型試點的基礎上,重點扶持若乾貧困村屯的農房改造。以林甸縣黎明鄉同樂村為例,2007年以前,全村磚瓦化率不到10%,2007年,村委會制定了重點建設中心村,免費提供宅基地,戶均補助3000元的政策後,從當年5月份啟動改造工作,到年底已經開工建設了68戶磚瓦房,入住40戶,當年提高磚瓦化率12.3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大慶市建設部門還注意因地制宜,厲行節約,不搞一刀切,不搞強拆強扒。
在改善村民居住環境的同時,大慶市建設系統也著力改善村民的生活環境。對沿路、沿線的23個鄉鎮、40個村屯的村容村貌進行全面整治,並新建節能房,全面改造土草房,使全市村鎮住房磚瓦化率達到54.2%以上。為改善村容村貌,大慶市還綜合整治村屯綠化、道路排水溝、集貿市場、臨街廣告、環境衛生、違章建築、人畜飲水、簡易廁所、垃圾集中處理9個方面,柴火垛連灶坑,牛糞滿街、斷壁殘垣等不文明現象在大慶農村已成過去。
同時,該市還要重點發展有特色經濟的村鎮,完善如肇源縣茂興鎮、民意鄉大廟村擁有旅游資源、歷史名鎮、品牌農業等特色的城鎮、村屯的基礎設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