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日訊 臨近高考首先要穩定情緒,千萬不要認為『來不及了』。什麼時候都來得及,哪怕考前最後半小時,你看了幾頁書,可能那幾頁書中就考了一個知識點。因此說,永遠不存在是否來得及的問題,關鍵的是你臨考的心態。
尤其對於文科生來說,後期復習非常關鍵,考前的臨陣磨槍很起作用。無論你在高中三年曾經多麼努力,但只要後期放棄,或者過於松懈,成績都會大打折扣。從政治學科角度看,我認為臨考前幾天你要做好以下幾件事。
一、回歸教材,查缺補漏
高考試題依綱據本,萬變不離教材,再變化多端的試題,也來自於對教材基礎知識的融會貫通、整合提高。因此,後期復習抓住基礎知識就等於抓住了得分的根本。而且多數學生在經歷了幾個月的綜合模擬之後,整合知識的能力大為提高,但是容易忽略基礎知識,尤其是那些在近期復習中一直沒用上的基礎知識。而事實上,這類知識撿起來不難,如果考到了,得分卻很容易。
二、掌握主線,把握脈絡
許多高考中的試題,尤其是主觀性試題,都是在考察學生對知識體系的建構情況。後期復習中,考生一定要從整體上把握知識結構、脈絡主線,爭取能從一個高度俯矙曾經學過的知識,這樣纔能居高臨下,游刃有餘。
三、曾經錯過,絕不一錯再錯
許多學生平時都有這樣的經驗,臨考看錯題,事半功倍。你不一定非要將錯題原封不動地抄在一個本子上。我們可以找出曾經做過的練習冊以及歷次模擬考試的卷子,將出錯的題再認真看一遍,想想自己當時是由於什麼原因錯的,這個問題現在是否真正弄明白了。因為錯題顯示了你知識的最薄弱環節,考前看錯題可以時時警醒自己,避免一錯再錯!
四、題不怕臉熟
後期文科生一定要做一些『熱身題』,避免考前手生。但是有的學生又苦於找不到好的習題,不知該怎麼辦。其實,你可以把一段時間以來曾經做過的或者老師曾經講過的主觀性試題撿起來再看一遍或者做一遍,這樣既節省時間又能快速達到熟悉大題答題方法和解題思路的目的。但是有一條一定要注意,不能只看一道題的答案都給了什麼,最重要的是,要分析清楚當時的答題思路,即當時那道題是怎樣得出這些答案的,這樣看題纔更有意義。
離高考還有幾天了,此時對基礎知識做適當瀏覽,使其在大腦中處於待提取的激活狀態,可以助你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