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4日訊 《黑龍江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全文如下:
建設東部煤電化基地,是省委、省政府遵循經濟發展規律,從省情實際出發,順時應勢提出的一項重大發展戰略。我們必須站在全局戰略的高度,充分認清建設東部煤電化基地的重大意義。從國內外經濟發展趨勢看,實施這一戰略是適應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客觀要求。從推動全省發展振興的大局看,實施這一戰略是推進老工業基地振興的必然選擇。從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看,實施這一戰略是資源型城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由之路。
作為黑龍江煤炭資源第一大市,雙鴨山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有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有良好的工作基礎,只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就一定會在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中大有作為。
一是資源富集。雙鴨山煤炭資源儲量豐富,域內共有雙鴨山、集賢、寶清、七星河和雙樺五大煤田,煤炭儲量117億噸,其中探明儲量95.2億噸,佔全省總儲量的47%;煤炭年產量2000多萬噸,佔全省產量的1/5,且煤炭品種比較齊全。褐煤、煙煤和無煙煤均有分布,其中煙煤儲量26.3億噸,佔總探明儲量的22.48%;無煙煤儲量0.2億噸,佔總探明儲量的0.17%;褐煤儲量90.5億噸,佔總儲量的77.35%,有利於煤炭產業的多元化發展,可以為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提供可持續的能源支持。
二是區位優勢。雙鴨山位於東部煤電基地核心地帶,處於雞西、鶴崗、七臺河四煤城中心,而且與牡丹江及佳木斯構成三足鼎立的東部核心區域,連東西、貫南北,而且有國家一類口岸饒河作為連接國內外進出口貿易的大通道,交通運輸輻射功能較強。同時,轄區內主要道路,特別是工業園區功能比較完善、通道全部硬化,城鄉公路四通八達,貫通到周邊密山、虎林、富錦、樺川等縣(市),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陸路運輸非常便利,為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提供了便利的承載和交通運輸條件。
三是有難得機遇。國家《東北地區振興規劃》把我省東部地區列為重點支持的能源工業基地、基礎原材料產業基地和優質水稻基地,國家對區域內國有企業改造、資源型城市發展接續產業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在我國石油需求缺口不斷擴大的情況下,國家積極支持煤炭、電力等能源開發,尤其是煤化工產業的發展。省委、省政府把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作為四大經濟板塊中的重要增長極來抓,將進一步加大對東部六市的扶持力度,這些都為我市煤電化基地建設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性機遇。
四是有較好基礎。近年來,我們以建設生態平安和諧雙鴨山為總目標,以招商上項目為總牽動力,以資源轉換、產業轉優、體制轉軌、城市轉型為路徑,堅持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努力建設『全省最大的煤電、鋼鐵生產基地和全省重要的煤化工、安全優質農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努力實現資源大市向產業大市、農業大市向工業強市、『吃飯財政』向實力財政的歷史性跨越,在經濟社會發展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為進一步推進煤電化基地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推進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要抓住事關全局的重大問題、關鍵性問題,集中精力,加以推進,盡快見到成效。
一是要切實抓好煤炭精深加工。應立足於煤炭資源優勢,在抓好後續資源儲備開發的同時,最大限度延伸煤炭產業鏈,切實做到賣電、賣焦、賣油、賣化工產品,少賣煤。一方面,要在適度發展煤電的基礎上,優先發展煤化工。煤轉電的效益可增值幾倍,煤化工可增值十幾倍甚至幾十倍,產業加工鏈條越長,增值幅度越大。另一方面,應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可以變廢為寶、化害為利。發展煤炭循環經濟,圍繞煤炭開采,上游可以搞煤機制造,下游可以搞洗煤、煉焦、煤化工、發電、供熱,特別是要把煤矸石利用好,既可以搞發電、供熱,還可以做建築材料,延長產業鏈,形成產業集群。應把發展循環經濟擺上更加重要的位置,采取更加有力的舉措,積極吸引大企業、上大項目,通過發展精深加工,使主副產品互相吃配、吃乾榨盡,促進資源立體開發、循環利用,走循環經濟和節約型經濟發展道路。
二是要大力發展接續替代產業。煤炭城市同其他資源型城市一樣,總會有資源減少、甚至枯竭的時候,這也是全世界面臨的共同問題。我市煤炭勘探儲量雖然居全省第一,但也要樹立懮患意識,加快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大力發展接續和替代產業。這幾年,我們也做了大量工作,重點發展鋼鐵、糧食深加工、新型建材等產業。推進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要抓住國家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機遇,堅持政策推動、市場拉動、科技帶動、項目牽動,大力實施『一體兩翼』戰略。『一體』,就是以資源開發利用為主體。『兩翼』,就是以同種資源為基礎,發展接續產業,搞好煤炭資源的接續、發展和轉化加工;以替代資源為載體,培育替代產業,為資源型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力爭用較短的時間構建起資源合理利用、比較優勢明顯、主導產業崛起、持續健康發展的經濟格局和多元化發展的產業結構,由單純的煤炭城市轉變為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鋼鐵冶金基地、化工基地和綠色食品基地;由封閉的邊疆城市轉變為聯結中國內地、面向俄羅斯和東北亞的開放前沿;由礦山城市轉變為以綠色農業、山產品開發、特色旅游為重點的生態城市,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健康、文明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三是要大力抓好項目建設。沒有項目就沒有增長的高速度和高效益,提高增長質量也就無從談起。推進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應在大項目上下功夫,靠大項目提昇產業水平,延續經濟發展後勁,增強經濟競爭力,擴大地方財源。建設東部煤電化基地,應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為目標,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以煤電化、鋼鐵和安全優質農畜產品為重點,大力引進大集團、大企業、大項目,做大和拉長優勢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為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注入新的活力,增強發展後勁。
四是要著力破解瓶頸制約因素。我市煤電化基地建設有優勢、有潛力,但水、電、交通、體制機制等制約因素也比較突出,要保證我市煤電化基地建設各項目標的順利推進,我們必須同步或超前著力破解這些難題和瓶頸制約因素,為基地健康、可持續發展創造必要的基礎條件和環境。對此,我們要在水資源開發和綜合利用上下功夫,保證基地建設用水需求;在公路、鐵路建設上下功夫,保證基地建設的交通需求;在電網等輸變電基礎設施建設和發展載能工業上下功夫,保證基地建設項目產能和效益的最大化;在基地建設發展路徑的選擇上下功夫,保證在全省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大格局中真正發揮出自己的優勢,打造出自己的特色,與其他五個城市實現錯位競爭、有序和諧發展。
建設黑龍江東部煤電化基地重點區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科學謀劃,強力推進。
一要利用好支持政策,促進煤電化基地建設。根據自身條件和未來發展方向,積極向上爭取相關政策,努力解決資金、技術、煤源、環保等問題。應適應市場的要求,創造寬松的政策環境,引導外資、合資、獨資以及私營企業等多種所有制企業向煤化工產業集中。探索行之有效的辦法和方式,促進銀行資金支持煤化工產業的發展。幫助企業與相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建立緊密的聯系,解決技術難題。嚴格執行國家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等要求,對煤化工企業的規模和環保設施建設進行約束和監管,對新上的煤化工產業項目,其規模和環保必須達到國家規定的標准。借鑒我省哈大齊工業走廊以及各工業園區建設的成功經驗,盡快出臺土地、礦權、項目審批及資金扶持等特殊優惠政策,加快推進煤電化基地建設。
二要切實搞好對外合作,拉動煤電化基地建設。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涉及東部六個市,產業之間、城市之間既相互聯系又有各自分工。在具體操作中應統一規劃,找准定位,加強協調,優勢互補,共同發展。一方面要緊密結合本地實際,在謀劃發展上、項目落實上,突出特點、錯位發展、突出優勢。另一方面還要按統一規劃,建立有效的協調機制,加強城市間互動,加強國有礦區與地方礦區合作,形成共同推進煤電化基地建設的合力。此外,還有進一步擴大對俄經貿雙邊合作。
三要完善各項體制機制,推動煤電化基地建設。健全的體制機制,是推動煤電化基地建設的重要保障。通過健全管理體制,成立由主管領導牽頭,煤炭、國土等相關部門參與的煤電化基地建設領導小組。要健全規劃編制體系,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的原則,堅持煤炭生產開發規劃與煤炭資源勘查規劃相結合,礦業權設置方案與礦區總體規劃相結合,煤炭產業發展規劃與煤電化等接續產業規劃相結合,進一步完善全省煤電化基地建設總體規劃。要健全生態保護機制,完善煤炭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環境影響評價和生態環境恢復補償機制,明確政府主管部門和企業的治理責任,加大生態環境治理投入,使基地環境治理進入良性循環的軌道。同時,還要健全完善資源整合機制、服務推進機制和高層聯席會議制度。
(作者系雙鴨山市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