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黑土地上大糧倉——『北大荒』:做足『米』文章
2008-06-05 14:04:17 來源:東北網  作者:劉曉波 高長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5日訊 題:黑土地上大糧倉——『北大荒』:做足『米』文章

  劉曉波 東北網記者高長利

三江制米廠的原糧收儲區

  從邊陲之星的蘿北,到『冰城夏都』哈爾濱,從中俄界湖興凱湖,到綠色水稻之鄉的綏化,布局在墾區的北大荒米業依托31個制米廠,大力推進循環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通過幾年的發展,先後躋身於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全國質量管理先進企業和國家糧食儲備資格企業。『北大荒』品牌成為中國馳名商標,深入人心。

  延伸稻米產業鏈條

  在北大荒米業公司的展廳內,兩個罐裝的容器非常特殊,銷售經理金光彪笑著解釋,『罐裡裝的是「休眠」的大米,可以最大限度地留存大米的胚及糊粉層,使其具有鮮米的新香和糙米的營養。在上海,這樣的1公斤全營養保鮮米,可以賣到18塊錢。』

北大荒米業部分產品陳列

  2007年,北大荒米業實現銷售收入16億元,比2002年重組之初同比增幅高達104%。在經濟總量持續擴張的情況下,如何落實科學發展觀,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成了繞不開的問題。

  北大荒米業董事長趙建軍認為,依托基地、規模、品牌等優勢,推進稻米產業由分散式粗放加工向規模集約加工、初級單一經濟向多元循環經濟的轉型,纔能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他說,『過去我們更多的是講上規模、上速度,現在則更加提倡清潔生產,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這樣可以更好的提高墾區的資源利用效率,同時使企業的效益更好』。

  北大荒米業年可加工水稻225萬噸,生產的『北大荒』系列品牌大米是綠色食品、國家免檢產品、中國名牌產品和中國名牌農產品。在一系列榮譽面前,『北大荒』沒有滿足。他們提出:調整產業結構、提昇獲利空間,調整獲利結構、加快深度開發。大力發展新興產業,讓高新技術唱主角。

  這幾年,他們堅持『產學研』和『大項目』兩條腿走路。與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產學研聯盟』,在品種繁育、產業規劃、衍生品開發、產品檢測、綠色及有機食品應用技術等方面,全方位合作,推進重點項目啟動工程,強化高端產品的研發,方便米飯、營養配方米、米淀粉、淀粉糖等項目如火如荼的開展中。

  在『中國綠色稻都』建三江,一個投資2.2億元的30萬噸稻米深加工項目建成投產。作為目前行業中最具規模、自動化程度最高的稻谷綜合利用加工企業,在有效延伸稻米產業鏈條的同時,可直接拉動農戶1.2萬戶,農民增收1.8億元。

  未來三到五年,北大荒米業還將投資建設若乾個10—30萬噸的稻米綜合加工廠,以快速形成集聚產業規模的核心加工基地。

  生態文明下的新能源

  在二九一制米廠,生產副廠長胡悅江指著稻殼發電機房告訴記者,『我們利用稻殼發電,每個月可發電12萬噸。』『北大荒』利用稻殼發電,發展新能源,為農業現代化、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開拓了一個方向。

  這一幕,只是北大荒米業建設的稻殼發電廠發展新能源的一個場景。這個總裝機容量1000千瓦,5臺燃氣發電機組,年發電達180萬千瓦的發電廠,是目前全省最大的單體稻殼發電廠。

  目前,建設在我省墾區的9個發電廠總裝機容量6000萬千瓦,形成了稻殼發電群,年可處理稻殼10萬噸,節約標准燃煤5萬噸,減排二氧化硫800噸,為企業增效1800萬元。

工作人員介紹北大荒米業三江制米廠廠區藍圖

  『我們在生產過程中,每加工1噸大米,就會產生稻殼0.2噸。不對稻殼加以利用,不僅僅是浪費資源,更是對環境的破壞。』生產技術部的王文利說。

  2002年,北大荒米業率先提出了『稻殼全利用』的奮斗目標,除稻殼發電外,陸續完成了31個制米廠的改造:重新設計烘乾塔;完成從燃煤爐到稻殼爐的更換;對供熱系統進行改造……緊緊抓住節能減排、淘汰落後產能等關鍵環節,強力推進稻殼全利用工作。

  截至目前,北大荒米業投入專項資金560萬元,總計節煤8萬噸,為企業增效4300萬元。在迎春制米廠,通過稻殼鍋爐的改造,解決了辦公區、生產區供熱問題,僅此一項就減少供熱經費1.7萬元。

  『天藍了,屋暖了,稻殼也變成資產了。』北大荒米業興凱湖分公司的侯學雷用這句話描述生態建設帶來的變化。

  米糠的全利用時代

  2007年底,北大荒米業三江制米廠生產的300噸糠油投放市場,頗受消費者歡迎,而精致米糠油則成功打入日本市場,進入日本家庭。

  在北大荒米業,米糠油廠廠長王金剛舉出了兩個富有說服力的例子:米糠油通過了國家檢驗,被認定為一級米糠油;3000噸的設計加工能力,目前行業內絕無僅有。

  2005年,北大荒米業在建三江投資建設了這個30萬噸加工能力的稻米深加工廠。除了原料烘乾、儲存、精制米加工外,還增加了米糠油浸出、精煉、谷維素提取等加工流程。『國際一流、循環經濟、節能環保』的全新理念,使得該制米廠成為國內目前行業中最具規模、自動化程度最高的稻谷綜合利用加工企業。

市場上廣受歡迎的米糠油產品

  三江制米廠年可加工30萬噸稻谷、3000噸一級米糠油,還可生產谷維素、米糠粕、谷脂肪酸、毛糠蠟等稻谷深加工產品。據了解,國內外很多行業巨頭已經看好了該項目。韓國最大的食品跨國企業希傑集團已和北大荒米業在米糠蛋白、米糠精煉油項目上結成研發同盟。

  『誰也沒有想到,原來基本沒有用處的米糠,現在反倒成了稀缺資源。給多少錢都不能賣了!』采訪時,這是三江制米廠的一位員工隨口而出的一句話。它仿佛向墾區人昭示:『北大荒』發展循環經濟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責任編輯:張昭

【專題】集中心思抓發展 圍繞重點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