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6月5日訊 原本給居民存放自行車的公共車棚卻被個別人用來謀利,經營者將攤車、三輪車、港田車以每月20元、40元不等的價格存入車棚,裡面還堆放貨物,存車收費未出具任何票據,且阻塞小區內防火通道。近日,記者對部分小區內的自行車棚的存在狀態進行了走訪。
車棚阻塞小區通道
1日9時許,記者在香坊區六順二道街副1-2號看到,一個巨大的車棚橫在兩棟居民樓之間,車棚裡的自行車很少,而停放的摩托車、機動三輪車和商販攤車卻挺多。車棚經營者王女士說,這個車棚是她投資建的,以前主要為居民存放自行車、摩托車,現在存放三輪車和商販攤車等,每月收取20~30元存放費。
采訪中,很多居民告訴記者,這個車棚多數都租給以摩托車和機動三輪車為生的人,收費時不給任何票據。由於車棚擠佔小區通道,一旦發生火災,消防車進不來。為此,居民付先生曾多次找街道辦事處和香坊區物業供熱第一分公司,可兩家單位至今沒有給出一個合理說法。
自行車棚變庫房
在道外區長春街79號院的車棚內記者看到,車棚內停著數十臺三輪車和摩托車。一些居民反映,自行車棚業主為了追求經濟效益,把居民停放自行車的地方變成了存三輪車等車的車庫,且堆滿了各種雜物。
記者發現,一些居民把自行車靠在車棚外側或搬進樓道。看車棚的男子告訴記者,在車棚內存放三輪車,每月需交30~40元,存摩托車需交15~20元,但沒有票據。
對此,車棚經營者魏先生說:『車棚屬於省航運局,由我們經營,不用給航運局交管理費。我們經營這裡的收入,主要是為了繳納養老保險費。』
辦事處:我們管不了
4日,紅旗大街街道辦事處城管科趙科長表示,對於居民提出的現有自行車棚改造的問題,要看車棚有沒有手續,建議居民去找開發公司或物業公司。此外,香坊區物業供熱第一分公司管理部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對車棚的事情不太清楚。
對於長春街79號院內車棚的問題,大興街道辦事處社會事務辦鄭女士表示,長春街79號歸省航運局管理,小區車棚歸產權單位的物業公司負責。他們無權管理。省航運局房產科林科長則表示,她剛調來,對這一情況還不太清楚,待調查完畢後,再反饋給本報。
整治辦:
沒用的車棚應拆除
4日下午,記者從哈市環境綜合整治辦了解到,他們已將全市上千處閑置廢棄、污染庭院環境的小鍋爐房和自行車棚等,列為庭院整治的重點。其中,對有用的車棚清理、維修、整治;無用的車棚拆除;車輛少的車棚可縮小。拆除後的車棚空地由各建設、城管部門因地制宜建綠地或鋪裝。
環境綜合整治辦社區庭院部工作人員表示,有關部門應盡快出臺庭院建設相應法規,對庭院自行車棚的規劃建設、規范管理等,也應納入到相應法規中。
圖為居民把自行車靠在車棚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