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5·12地震發生以來,我省512名消防官兵在第一時間趕赴汶川地區參加搶險救援工作。消防官兵們一次次冒著生命危險穿越死亡山谷,將藥品和給養送進道路封堵的重災區;為了保護遇難孩子們完整的屍體,官兵們流著眼淚用手指一點一點地將孩子從廢墟中挖掘出來,鮮血浸透了手指;為了找到遇難的羌族老人,消防官兵們經歷了泥石流,險象環生……一次一次的危險救援凝聚著官兵們對災區人民深切的關愛!
東北網6月10日訊 5月13日23時30分,汶川大地震僅僅發生33個小時,我省公安消防部隊便接到公安部消防局赴四川抗震救援命令,由512名龍江消防官兵組成的抗震救援大軍立即赴川。此後的救援過程中,龍江消防官兵戰斗在震區的廢墟中,進行著一場生死大營救!
『大災前,消防部隊必須衝上去』
5月12日16時,地震發生不到三個小時,黑龍江省公安消防總隊黨委會議室,總隊黨委所有成員都焦急地坐在這裡。『大災當前,消防部隊必須要衝上去。』黨委書記、總隊長王路之表情凝重,卻斬釘截鐵。隨後,黨委副書記、政委王惠文起草請戰書,呈報公安部消防局。
12日晚,省公安消防總隊迅速啟動《地震救援跨區域應急預案》,成立由30人組成的跨區域增援應急機動隊和由30人組成的預備隊,整裝待命。
13日16時,再次向公安部消防局發出請戰書。
13日23時23分,省公安消防總隊接到公安部消防局命令,成立黑龍江省公安消防總隊應急救援隊,由副總隊長梁明任總隊應急救援隊隊長,副政治委員崔軍任政委。14日16時30分,我省第一批地震搶險救援300名官兵抵達四川都江堰。
15日9時30分,跨越全省5個地市的207名官兵組成第二批應急救援隊,由林鐵剛副總隊長帶隊,於14時40分抵達四川綿陽,在上海參加培訓班的5名同志飛往綿陽與部隊會合。
至此,全省赴川參加地震搶險救援消防官兵達512人,在哈爾濱備勤的預備隊員有150人。
連翻五座大山與死亡賽跑
5月15日,梁明副總隊長帶領一支150人的隊伍,朝汶川縣水磨鎮和三江鄉進發。汶川縣漩口鎮、水磨鎮和三江鄉位於龍門山脈地震帶,多為邊遠貧窮山區,數萬名群眾分散居住在數十平方公裡的大山裡,在消防官兵出發前,仍沒有部隊到達,是救援盲區。根據上級指令,部隊要克服公路被毀、山體大量滑坡,尤其是要翻越數座大山,在餘震不斷,隨時都有可能面對危險的情況下,攜帶給養,快速奔赴災區。
都江堰距水磨鎮公路30餘公裡,翻越大山卻有40餘公裡路程,消防官兵面對的不僅僅是艱苦的考驗,還有生命的危險。
震後的山路,崎嶇泥濘,險象環生。更嚴重的是隨著餘震的不斷發生,泥石流隨時可能出現,通往水磨、三江的路,簡直就是一條死亡之路。長期生活在三江平原的消防兵,何嘗走過這樣的路?尤其是在每個人都背負幾十公斤行囊的情況下,行軍異常艱難。可是前方,無數的生命在呼喚,他們必須與死亡爭分奪秒。
15日18時30分,隊伍終於進入水磨鎮,可誰也沒有想到,更大的艱苦還在後面。從水磨鎮到三江鄉有30餘公裡山路,部隊必須連續翻越鷂子山等五座山峰,山峰最高海拔2000多米,平均海拔1000多米,整個山路崎嶇、陡峭、泥濘,山體滑坡、飛石、泥石流隨時都在威脅著官兵們的生命,官兵不得不高度警惕、小心翼翼地行進。
頂著飛石冒險探路
在卡房(音),山體滑坡帶長達百餘米,遠遠看著大石頭在懸崖邊搖搖欲墜,即使是平時在火場上如龍似虎的戰士,心裡也忐忑不安。可恰在此時,向導也有些畏怯,希望部隊原路返回。就在這時,只見總指揮梁明副總隊長深深吸了口氣,慢慢地向前方走去。大家都在焦急地呼喊,讓他回來。可是,他依然俯下身子,小心地選擇著腳下的石頭向前去、向前走。突然,劇烈的餘震毫無征兆地到來了,大地震顫,劇烈地抖動,碎石從山頂飛落下來,數塊碎石正好從他的身邊滾下深谷,可他卻異常鎮定。
餘震剛過,梁明副總隊長小心地選擇了一塊堅固的石頭,站在上面高喊:『餘震剛發生,現在是最安全的時候,快依次通過。』看著站在亂石堆中指揮的大校,向導感嘆地說:『有這樣的指揮員帶頭,我還有什麼可怕的?』
在經歷了種種艱險之後,隊伍終於安全抵達重災區三江鄉。駐守三江鄉的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委常委谷運龍握著梁明副總隊長的手說:『可把你們盼來了。你們是第一支來到三江鄉的搶險救援部隊呀!』當得知梁明是到達三江災區年齡最大、職務最高的首長時,谷運龍常委激動地說:『有您這樣的首長親自率部隊歷經艱險來到我們三江搶險救災,我們三江乾部群眾的心裡就有底了!』
公安部消防局郭鐵男局長在得知部隊安全進入三江鄉時,高興地說:你們辛苦了!你們是第一支到達三江鄉的搶險救援隊伍,任務完成得很好!
為3700條生命進危房搶糧
此時,在三江鄉,那些受災的群眾每天只有一兩糧食來維持生命。據悉,三江鄉有常住人口3700餘人,地震發生後,95%以上的房屋或者倒塌,或者成了危房,群眾逃出來後,只穿著身上的衣服,不僅沒有吃的,甚至被子也沒有。而部隊隨身帶的給養有限,一百多人兩天的給養連供給這些幸存者一頓飯都不夠。外援的力量不知道何時纔能進入,怎麼辦?
當有人反映有糧食的時候,梁明副總隊長很興奮,接下來的情況卻又讓他的心涼了半截:每半個小時左右就會發生一次餘震,而那些救命的糧食,就在沒有倒塌的房子裡面。不想讓自己戰士冒險,可是沒有糧食,那3700餘條生命又將面臨著怎樣的威脅?躊躇再三,梁明終下命令:挑選精乾力量,成立三個小隊,對全鄉建築進行逐個查驗,搜尋並搶救糧食。
在村民馬景成家,官兵經過偵查,將梯子架在一處窗框上,一邊密切關注房屋情況,一邊快速命令隊員進入,搶救出500多斤糧食。村民劉春芳因為地震受到強烈刺激,孩子餓得不停地哭,當她看到救援官兵冒著生命危險把家裡一千多斤糧食搶運出來後,她流著喜悅的淚花感謝消防官兵……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最終,官兵們在80多戶人家中搶救出了17000多斤糧食。
5月17日,我省消防官兵撤離三江鄉時,將身上所有的錢都捐給了災區人民。阿壩州的領導來了,三江鄉的領導來了,住在小學校裡的3000餘名災區群眾也來了。他們熱淚盈眶地拉著官兵的手,嘴裡不停地說:『謝謝你們,你們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