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不交保險家庭負擔重 月供300就業崗位一半招不到人
2008-06-18 06:34:28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耿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18日訊每月提供約300個再就業崗位,卻只有不到一半的崗位能招上人來。這是近日在哈市人力資源市場出現的尷尬場景。一方面政府加大幫扶力度,為失業人員提供可供選擇的多種崗位,另一方面部分失業人員卻寧可在家待著也不願再就業,現成的『飯碗』為何大家不願意捧呢?

  部分企業不給交保險

  據南崗區公路、四明等社區的社區乾部介紹,目前,政府、街道辦事處及社區都在想方設法為失業人員提供就業機會,社區乾部甚至動員個人關系為大家爭取崗位,就業崗位比過去明顯增多,可現成的『飯碗』就是沒人捧,一些為社區下崗失業人員提供的就業崗位,被一些外來農民工佔上了。對此,大家都感覺很無奈。

  哈爾濱市一家企業的下崗人員許先生說,自己沒有太多的技能,能做的工作並不多。這些崗位的月薪一般都在600元左右。按照有關規定,企業應該為員工交納養老保險,但自己在找過幾份工作後發現,部分企業的老板不給職工交納保險,這樣自己每個月要為交納養老保險支出大約220元。此外,醫療保險每月還要支出大約60元。僅此兩項,自己每個月就要支出接近300元。除去這些費用後,每月只剩300元錢左右。再加上上班時每天的交通費等其他費用,一個月下來,自己等於白忙活。

  失業人員家庭負擔重

  一些社區乾部說,失業人員再就業難既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失業女性往往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負擔重,而很多民營企業不能保證員工有正常休息時間,導致她們不願意再上崗。很多民營企業工作強度大,身體差的失業人員難以適應。特別是那些年近中年的失業人員,由於技能差,很難找到可心的工作,結果對找工作失去了信心。當然,也不排除個別失業人員存在惰性心理。

  外地經驗值得借鑒

  勞動監察部門有關人士表示,為減少費用支出,目前哈爾濱市一些企業只給部分員工交納養老保險。為解決這個問題,南方一些地區的做法值得借鑒,由勞動部門代收代繳職工工資及養老保險等相關費用,將職工工資及養老保險『捆綁』在一起,企業給多少名職工開工資,就要按照相關規定給相同人數的職工交納養老保險,通過監督企業工資發放狀況,勞動部門可以直接監管企業的養老保險上繳情況。另外,面對企業拒絕承擔相關義務,一些失業人員擔心丟掉飯碗而不敢舉報企業,反而助長了不良風氣的蔓延。所以,企業員工一定要增強自身的維護權利意識。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