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8日訊 市民李欣的信用記錄顯示,她在2004年的一筆房貸有『10次逾期』,被銀行認為『信用不良』而無法再申請信用卡和貸款。
時隔3年纔發現自己『逾期』還貸,又無法出具任何『證據』的李欣無奈對記者說:『這也是我征信意識不強造成的。』在采訪中,市建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很多市民跟李欣一樣,對『信用記錄』不了解,直到銀行因為『信用不良』拒辦其信用卡或貸款時纔知道,自己存在逾期記錄。
記者從中國人民銀行哈爾濱中心支行征信處了解到,只要與金融機構進行過業務往來的人,就會有自己的『信用檔案』,償還貸息、信用卡透支額的情況都會在上面有所體現。
該行征信處負責人提醒市民,一定要多『關心』自己的信用檔案。『方法很簡單,你只要帶上身份證,到人民銀行當地征信管理部門就能查到。』建行工作人員則表示,市民如果有貸款,一定要按時、足額還款,纔不會造成逾期,『千萬不要抱著「不就是多交點利息嗎」這樣的想法。逾期記錄一旦形成就不會更改,按照國外的規定,7年後纔會消除。』
征信處負責人告訴記者,有些市民可能認為,『是不是不辦卡、不貸款,就不會影響信用記錄了?』對此,該負責人澄清道:『沒有歷史信用記錄,銀行就失去了一個判斷你信用狀況的便捷方法,同樣會對貸款等行為造成不便。』
該負責人表示,個人信用報告的內容今後將愈加廣泛,『是否按時繳納電話、水、電、燃氣費等,以及法院民事判決、欠稅等信息都將進入征信系統。征信正在深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每個人都應該增強信用管理的能力與意識。』
他同時表示,由於征信系統正在建立和完善過程中,信用報告中的信息可能會出錯。『一旦發現信用記錄有誤,要盡快聯系提供信用報告的機構,及時修正,以免自己受到不利影響。』不過該負責人說,要是由於個人原因造成逾期還款或者壓根就不還款的記錄,征信系統是不會予以更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