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區位特色彰顯展會運作成熟 記者眼中哈洽會亮點
2008-06-19 10:38:45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瑋 張桂英 馬雲霄 史志強 郭銘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如今在哈洽會上,采用電子商務來進行業務洽談和結算已經不足為奇。 郭俊峰 攝

  東北網6月19日訊 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的第一次亮相算起,她已是19歲的花季年齡。

  驀然回首,青春『哈洽』今日亮點頻現、處處新意,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亮點一

  大板塊帶動大投資

  從『哈大齊工業走廊』到『東部煤電化基地』,大經濟板塊式的推介,強烈地吸引了中外客商的目光,謀求合作的蛋糕越做越大。15日,哈洽會大幕剛剛拉開,俄遠東開發與振興老工業基地多邊合作研討對接會已是座無虛席,偌大的會場一座難求,過道上居然站著『老外』。黑龍江省投資項目推介會異常火爆。我省重點推介的哈大齊工業走廊、東部煤電化基地一時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前兩年的哈洽會上,『哈大齊』還是一個有些陌生的名字,東部煤電化基地更是少有所聞。而今,在我省重點推介的126個項目中,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項目達43個,總投資144.2億美元;哈大齊工業走廊園區項目達48個,總投資47.4億美元。無論是在黑龍江投資合作項目館,還是在四大煤城展區,金發碧眼的外國客商紛紛在這裡駐足,來自全國各地操著不同口音客商的細致諮詢,合作也許就始於互遞名片的那一刻。到哈大齊工業走廊投資,去東部煤電化基地創業,成為本屆哈洽會的一道亮麗風景。

  記者在采訪中還發現,粗獷豪放的黑龍江人變得精細起來:他們一改過去各地市、各企業『單打獨斗』的場面,開始『十指合攏』,『握緊拳頭』,打造一個生機勃勃的集群形象。

  黑龍江正期待與更多中外客商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高層次上尋求合作,實現共贏。

  亮點二

  龍商崛起

  曾經的傳統守舊、羞澀土氣、市場意識差、營銷手段弱,在今天的哈洽已蹤跡全無。打品牌,做市場,龍江商家的觀念和意識發生了深刻變化。23個經貿項目簽約金額超過12個億,平均單個項目簽約額近5000萬元——綠色食品真的『長大』了。

  『企業發展必須有大項目牽動,我們的經驗就是盯住國際市場做大項目』。『我們的目標是打造中國健康素食第一品牌!』不是盲目自大,每一位被訪企業家氣勢如弘的『大談吐』背後,都有一個實力超強的企業在支橕:年產值超過80億元的『九三』,中國最大的食用菌生產企業『珍珠山』,省內第一家在國外成功上市的農業企業英霞集團,產品暢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北大荒集團等等。

  在展會現場,記者看到,嘉峰菌業展區錯落有致的『食用菌原生態』,讓每一個訪者對產品的生產過程都一目了然;總經理王淑華指著現場一排試管對記者說:『這都是最優良的菌種,別看外表普普通通,內行人一看就知道價值了。』

  透過展會,昭示龍商崛起的還有許許多多創造輝煌的綠色精品——引回6000萬歐元投資的『火山鳴泉』礦泉水;代表最前衛保健潮流的玉米漿系列產品;中國第一個經過認證的綠色食品啤酒『雪花』;領先國內、與國際先進同步的保健功能配方奶粉……

  亮點三

  簡約風席卷整個展館

  一方面,哈洽會布展『大瘦身』;另一方面,產品追求『高精深』。新的參展理念使今年的展品檔次明顯提高。 這屆哈洽會,給記者一個深刻的印象是,布展告別奢華之風,取而代之的是以『簡約、大氣』。參展商把更多的功夫用在了產品提檔昇級上。

  在沾河林業局興安木業的展位前,負責人於忠波告訴記者:『展架是去年的,今年又派上了用場。我們把布展省下來的錢都用在產品宣傳上了。多年參展,我們悟出道理,布展只要能吸引人駐足,目的就達到了,關鍵還要在產品內涵上下功夫。』一個用樟子松搭建的別墅展位就以獨特的造型賺足了人們的眼球。『你看,我們這實木房梁是被譽為'中國第一木梁',它可以無限長。我們用的木材、膠都是環保的,就是想通過這種展示給人們傳達一個全新的環保理念。』大興安嶺宜家木業有限公司李永亮說。

  

  亮點四

  特色食品豐富多元

  不僅國內展團在參展融入了新理念,國外展團也不例外。在日本新潟縣展區,記者看到長廊統一布置成了日本建築文化風格,給人一種簡約整體的美感,而且有了新潟縣的縣花郁金香點綴,更讓人們流連忘返。

  漫步哈洽會,新的參展理念使今年的展品檔次明顯提高,機器人、直昇機、流動應急發電車等紛紛亮相。以往規模小、科技含量低、大眾化商品漸漸退出人們的視線。

  亮點四

  特色食品豐富多元

  倘佯在哈洽會國內國外展館,隨處可見特色食品,仿佛置身特色食品博覽會。中西多元飲食文化在此交融,折射出會展內容愈加豐富多元。秋林面包、老鼎豐糕點、肉聯紅腸……哈爾濱的特色食品,款款走進哈洽會,它們一亮相,就吸引了中外客商。哈洽會上,哈爾濱秋林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一位負責人對記者說:很多俄羅斯客人品嘗了大面包之後,紛紛對其用硬雜木烘烤、啤酒花發酵的口感贊不絕口。肉聯紅腸展櫃前也是人頭攢動。

  四川受到地震災害的重創,但其紅彤彤的臘肉依然亮相在哈洽會食品館,眾多參觀者圍攏臺前。福建大紅袍、鐵觀音等茶商租用50平方米的展區舉行茶藝表演,精美茶具、翩翩茶藝讓眾多國外客商一睹中國茶文化。

  香港工展會首次參展哈洽會,也給展會帶來了十餘種美味。港產特色牛肉乾、魚乾、蜜餞、米粉琳琅滿目。工展會參展商介紹,這些食品在香港家喻戶曉,並且多次參加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展會,在廣交會上就慕名哈洽會,知道這是對俄重要展會,這次攜展品首次參展,嘗試進入俄羅斯遠東市場。

  臺灣金門高粱酒也讓人感到新奇。透明的玻璃瓶高低各不同,銀色素雅的商標標注著度數。作為盛產糧食酒的我省參展商也為之稱奇,紛紛詢問這種高粱酒的工藝和口感。主辦展商說,目前隨著大陸和臺灣經貿交流邁上新臺階,兩岸特產通過貿易互通,想通過哈洽會這個平臺,讓臺灣酒打入喜歡白酒的國內東北市場和俄羅斯遠東市場。據講經過幾天的展覽,很多客商表示出濃厚興趣。

  置身國外館,也隨處可見國外特色食品。荷蘭展臺前,各色牛乳產品透出奶牛王國的氣息;澳大利亞展區,精美的高腳杯內斟入當地葡萄酒,參觀者體驗到美酒夜光杯的風韻;芬蘭展區特色糖果、日本展區海產品讓參觀者流連……

  國外參展食品多是高檔、高消費產品,它們進入哈洽會,反映出哈洽會的影響力、展品檔次的提高。澳大利亞一位參展酒商對記者說,以前只參加廣交會等國際展會,現在哈洽會正成為國際經貿盛會,參展客商來自海內外,規模、展品檔次逐年提昇,這次來這裡參展,希望找到合作伙伴。

  亮點五

  港商組團尋商機

  走進本屆哈洽會展館,紅色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展區標牌格外引人注目。在35家香港企業搭建的48個展位上,一件件蘊含高科技的家居等輕工業產品和品種繁多的港臺特色食品,吸引著眾多客商駐足洽談。港商們參展,不再單打獨斗,首次以組團的形式進軍哈洽,規模大了,效果也提昇了,實現了從『散兵游勇』到『集團軍』的轉變。

  『前幾年我們都是自己聯系來參展,基本上是獨來獨往。展位分散,體現不出特色,洽談效果不很理想。』正在忙著向前來諮詢的客商介紹展品的香港展商告訴記者說:『今年好了,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組織我們統一參展,規模大了,效果也提昇了。』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尹德勝向記者介紹說,早在去年年底該會就著手組織香港企業參加第十九屆哈洽會的宣傳活動,得到了香港知名品牌企業的積極響應。

  這屆哈洽會,香港、臺灣參展企業對我省和展會的重新認識也成為一個亮點。臺北市商業會理事長、臺北市商業會商務考察團團長戴良川對記者講,以前的臺商認為黑龍江省是邊遠地區,不便於開展經貿活動。可現在想法不同了,大家意識到,黑龍江省與俄羅斯毗鄰,具有開展國際貿易的獨特地緣優勢。此外,哈洽會揚名在外,有很多國際企業參與,為臺灣企業提供了可以充分展示的舞臺和向國際拓展業務的平臺。

  19年精心培育,19年茁壯成長,步入『花季』的哈洽會必將以日益增長的魅力,吸引海內外更多青睞的目光……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