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3日訊 為社會公眾廣泛關注的『哈大高速』公路收費糾紛案,已於本月20日在哈爾濱市松北區人民法院首次開庭審理,庭審持續4小時。此案原告是38位哈大高速公路的用戶,被告是東北高速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分公司。
去年8月30日,松北區人民法院收到由多位『哈大高速』用戶聯名起草的起訴狀。當時法院方面承諾將依法在民事訴訟法規定的7日內決定是否立案。如今9個月過去了,首次開庭審理在即,姍姍來遲的審判更使此案顯得不同尋常。
這起公益訴訟行動從醞釀時起,即成為社會輿論和公眾關注的熱點。
原被告爭論焦點
本案案由是服務合同糾紛。雙方爭議的焦點是:
1、哈大高速公路大規模維修期間,是否應該對使用這條公路的用戶減免車輛通行費。
原告認為,2007年5月至9月,哈大高速公路大規模維修,施工中封閉一側路面,迫使用戶並道行駛路段達10餘處數十公裡,致使整條高速公路限速,完全喪失了高速公路應當具有的通行標准。但是該公路的經營者即被告一直按照正常通行期間單程60元計價收費,沒有減免車輛通行費,違反了《合同法》規定的公平、合理、等價、有償原則。《收費公路管理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收費公路不得邊建設邊收費。因此被告應將公路大修期間多收的車輛通行費返還原告。
被告對此辯稱,原告在明知哈大高速公路大規模維修、限速的情況下,仍選擇使用這條公路,應視為與提供服務的被告達成合意,並認可了被告的收費;其次被告車輛通行費的收費標准由省物價局、省交通廳、省財政廳共同做出。沒有相關政府部門批准,被告不會減免車輛通行費。
2、『哈大高速』沒有收取高速公路通行費的合法依據。東北高速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分公司是以盈利性為目的的企業,『哈大高速』的性質是經營性公路。按照國務院《收費公路管理條例》第15條規定,其收費應當經過黑龍江省交通廳、物價局聯合批准,並依法履行行政許可的法律程序,包括合法的聽證程序。但哈大高速公路入口收費公告牌和收費收據上的批准機關是省財政廳。
3、『哈大高速』應當屬於免費公路。經過調查,哈大高速公路的全部建設資金有三個渠道:大慶石油管理局和大慶石化總廠等國有大企業捐贈;黑龍江省財政廳和交通廳投入財政性資金;少量的商業銀行貸款。通行費收入優先用於償還銀行貸款,貸款還清後,即應變成免費公路。
對原告這一訴訟主張,被告采稱,本案性質是服務合同糾紛,原告的這一訴訟請求不在法院審理的范圍內。
幾大特點令人關注
1、省內律師是此次訴訟案的主體
此次公益訴訟行動由省內部分律師牽頭,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三地多名律師響應,參與共同訴訟的原告達38人。
2、此次訴訟有『公益訴訟』的性質。訴訟請求裡公益性的請求包括:『判令該公司在其管理的哈大高速公路維修時履行公告、警示、維護的法律義務』、『判令該公司在其所管理的哈大高速公路不具備法律規定的收費公路全部要件的情況下,不得收取通行費』、『判令該公司在國家級新聞媒體向原告及所有哈大高速公路使用者公開賠禮道歉』。
法律界人士對此評說
公益訴訟是多年來國內法學界和司法實務界爭論的熱點問題。一般來說,在我國司法實踐中,法院不受理純粹的公益訴訟。法律界人士推測,法院之所以受理此案,是由於原告作為『哈大高速』用戶,是直接利害關系人,有明確的被告,其訴訟請求中『請求法院判令該公司返還違法收取原告的高速公路費』等非公益性質的具體的民事請求。
一位法律界人士就此案闡述了個人看法。他認為原告的訴訟理由有矛盾之處。原告一方面認為『哈大高速』在大規模維修期間不該收費,另一方面又認為『哈大高速』早就不應該收費,原告在庭審前應精心准備一下訴訟策略。
法律界人士還預測,法官的自由裁量權將在此案審理中起舉足輕重的作用。2004年11月1日施行的國務院《收費公路管理條例》沒有有關在高速公路大規模維修、喪失高速公路應當具有的通行標准期間,減免收取車輛通行費的規定。因此法官只能根據法律原則做出裁判,其自由裁量權的行使將受人關注。
另一位法律界人士認為,此案審理過程將充滿懸念。如果法院判決返還原告的車輛通行費,必將鼓勵更多人提起同類訴訟;作為哈大高速公路的經營管理者將成眾矢之的;從社會效果看,不但對經營性公路的收費產生影響,進而對政府還貸公路的收費帶來影響。
采訪中,大多數法律界人士認為,不管這起案件最後判決結果如何,案件審判質量如何,都會對今後國內各級法院審理同類訴訟案件產生借鑒或指導作用。
本次庭審已通過最後辯論階段。宣布休庭前,審判長稱,原被告雙方各有一組證據需要再次舉證和質證,由審判長擇時主持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