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為村民正在向過往車輛收取過路費。
右圖為引路人在道路禁行處等『活兒』。
東北網6月24日訊 近日,有讀者反映哈爾濱市道外區團結鎮西長林子村裡的路被人設了卡,想要通過就得付錢。
近日,記者根據舉報來到哈爾濱至賓縣的一條老道,在東風收費站記者看到橫杆立著,來往車輛一律免費通行,一位收費站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因為前面修路車輛行駛不便,所以暫時不收取費用。又前行了幾分鍾,在西長林子村口的一個路段正在修路,一位騎摩托的『引路人』說,到賓縣繞行,我可以為你們帶路,給盒煙錢就行。
在西長林子村口處,一塊醒目的牌子掛在這個『收費站』旁,上面寫著『進村禁止鳴笛,違者罰款50元,車輛緩行』。一個簡易的活動板房、一根繩子,幾個青年人正在攔住過往車輛收費。每輛車收費標准由男青年掌握,大車小車不一樣,有的收三元,有的收五元,而且沒有任何票據。
一輛車號為黑AAM147的小型貨車遲遲不肯交錢,被攔在了最後,雙方爭執了五六分鍾,最終還是貨車司機妥協,交錢通過了;不久,又來了一輛車號為黑A92239的滿載貨物的卡車,也被截住,車上司機先是遞煙,後又討價還價,攔路的男青年指著車上的貨物說,你拉的東西太多,不能再便宜了。最後,卡車司機交了五元被放行。
一位哈爾濱市龍運物流的個體司機李先生非常氣憤地說:他經常從這裡經過,每次都收取5元錢,也沒有票據。今天為了不交費,寧可再從遠處繞道過來。
知情人告訴記者:經過這裡的外地貨車一律收費,外地小車感覺陌生的收費,價格不等,憑心情。因為這條水泥路是村裡集資修建的,哈同公路老道開始維修,大量車輛從村裡繞行,肯定要對路面造成一定的損壞,收點養護費用作修路基金。
『這個收費站點屬於哈爾濱市道外區團結鎮西長林子村。』一位村民說。
據省交管部門的負責人介紹:收費站收取的過路費都必須具備相關部門規定的標准,而村民私設收費站收費,違反了多項規定。設立收費站必須符合交管部門規定的技術等級和規模,而村民私設收費站則沒有。村民擅自在公路上設立收費點,應由當地主管交通的部門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