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6月27日電 哈爾濱市東昇村40戶農民去年投資栽培食用菌,溫室建起來了,可該種什麼品種大家卻拿不定主意。在『農民技能學校』專家的免費培訓和指導下,農民們種起了香菇,平均每戶收入37500元,相當於種100畝玉米的收入。在哈爾濱市,29所『農民技能學校』讓很多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
據調查,哈爾濱市農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較低,文盲、小學和初中文化程度者佔91%,具有高中及中專以上學歷的僅為9%,農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的比例僅為城市居民的1/6。
為加強農民技能培訓,提高農民科技素質,哈爾濱市科學技術協會和市老科技工作者協會在部分鄉鎮(村)開展了『農民技能學校』試點工作。
『農民技能學校』是以農技協、村委會、鄉鎮政府、農業生產基地為依托,由財政、鄉村、協會和基地共同出資,以提高農民農業生產技能和致富能力為目的的培訓組織,具有教學場所、教師、教學計劃等『十三有』,最大限度地服務農民、方便農民。同時,『農民技能學校』免學費、免資料費、免雜費,減輕農民經濟負擔,提高農民參與技能培訓的積極性。
據哈爾濱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孫鴻達介紹,農民技能學校和以往的各類農民培訓班具有明顯區別。以往農民培訓取決於專家的時間,有了農民技能學校,農民什麼時候想聽課,農民技能學校就馬上組織專家來授課;以往培訓中,不管能不能用得上,專家講什麼農民只能聽什麼,現在農民提出需求,學校組織專家有針對性地講授,農民非常滿意。
截至目前,哈爾濱市共有農民技能學校29所,舉辦各類培訓班289次,培訓農民13000餘人次,涉及種植、養殖技術及新品種推廣、農產品加工、農民工勞務輸出技能、農民家政、農民法律知識、綠色生態環保知識培訓等。哈爾濱市道裡區通過農民技能學校共引進新品種近40個、推廣新技術45項,解決百姓農業生產相關技術難題80多個,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提高了農民的致富能力;尚志市凱瑞計算機『農民技能學校』免費為農村培訓學員近400人,其中有30%的學員通過學習網絡技術為外出務工增加了一技之長;依蘭縣達連河鎮紅提葡萄培訓基地、棚室蔬菜生產培訓基地的學員,在農民技能學校經過培訓後,人均經濟效益同比增加千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