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哈市一個班級創"高考神話" 全班56人55人過600分
2008-06-28 11:36:23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呂曉艷 劉鳳梧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28日訊 全班56人參加高考,有55人分數超過600分;哈市理科超700分的有9人,這個班佔了3人;全班12人被保送北大清華;哈市理科狀元就出自這個班……一個個神話就在這個班裡真實地上演了。

  這兩天,38歲的劉振成一下子神氣了,他的神氣源自於他所帶的高考班取得的成績。

  全班56人參加高考,其中有55人超過600分,唯一沒有超過600分的學生,也得了577分,這個分數正好『踩』在全省理科本科一批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上;全班平均分661分,在哈市近5萬名考生中,理科分數超700分的有9人,這個班級佔了3人;哈市理科第一名張曉叡就出自這個班級;高考前夕,這個班級共有12人被保送北大清華,但他們中90%的人都參加了高考,成績也是個個喜人……

  27日上午,記者走近這個班級的領軍人物——哈師大附中高三(2)班班主任劉振成,他和他的6名弟子滿懷喜悅地回憶了三年高中生活的溫馨片斷。

 

劉振成(左三)和他的學生們

  霸氣說——倒第四也能考入清華

  劉振成是教數學的,善於用數字總結特殊的理論。他為學生們灌輸自創的『三氣』理論,即作為一名高中生,要有大氣的胸懷、正氣的操行、霸氣的野心。這些『說教』潤物無聲,潛入心底。

  通過中考能夠考入哈師大附中的學生,在某種程度上一定是一名優秀學生。劉振成承認,這些孩子肯定先天有優勢。『優秀的孩子走進了我的班級,我也一定要讓他們優秀地走出去。』擁有9年班主任經驗的劉振成起初就對這個班級的孩子信心十足。然而,走向高考畢竟需要三年時間,他需要拿出自己的設計和想法。

  從156中考來的任毅對班主任老師的『霸氣說』深有體會。他剛入學時在班級排名倒數第四,在全學年是300名以外,看到自己的前面強手如林,一向貪玩的任毅體育課一堂不落,基本上不把考上一流大學當回事兒。劉振成一遍遍地研究任毅每一次考試每一科的成績,發現任毅問題不少但潛力巨大。『在學習中要有野心,要有競爭意識,這也是一種氣魄』,劉振成強調著他的『霸氣』理論核心內容。這句話通過私下的談心慢慢地在任毅的心中起了波瀾。在班主任的安排下,任毅和一名數學成績優秀的同學坐到了一起,這對他數學成績的提昇影響很大。

  今年高考成績揭曉,任毅總分達到699分,其中數學打了145分。『我也沒想到,覺得自己挺神的。』任毅說。填報了清華大學計算機專業的這個男孩一直不認為自己是班級的『黑馬』,他覺得班主任平時說的那些理論有種神奇的作用。


  恆心說——被保送清華北大考生再戰高考

  劉振成的一個核心理念是,一個成功者必須有『三心』,即信心、恆心和決心。『走進我的班級的孩子將來都要自信地走出去,自信地面對社會;做事時必須持之以恆,同時還要有堅持到底的決心。』

  信念的爆發力在女孩白露三年持之以恆的奮進中得到了體現。

  『我入學時在班級排第17名,總覺得最後考個復旦之類的大學就心滿意足了。但在新生見面會上,我聽劉老師講了一個「17名男生」的故事,他說那名男生入學時在班級排第17名,最後在高考時卻考入了清華大學,劉老師說那是那個男生樹立信心的結果。我真的感覺這個故事就是講給我聽的。』此次考了698分的白露復制了那個男生的輝煌——她也順利地邁進了清華大學的大門。

  劉振成發現,白露的學習方法就是非常有計劃性。針對這個女孩的特點,劉振成給予她的全是鼓勵,即使最後階段模擬考試成績出現巨大波動,老師還是非常相信她。

  『直到高考發准考證的那一天,劉老師講的「第17名的故事」又在腦中再現,從想考復旦,到最後決定衝擊清華!』白露說。

  劉振成所在的班級,在高考前已確定被保送北大清華的有12人,這些學生中除了3人參加集訓不能回來,其餘9人全部參加了今年的高考。『學習的確很累,也有放松一下的想法,但一想到平時老師跟我們說的事業有成者貴在堅持,我就想在高考中證明一下自己的實力。』陶斯博說。已被保送清華的陶斯博這次高考打了704分。

  重情說——尊重和重視變成『生產力』

  劉振成稱自己屬於激情派的那種人,他認為,尊重和重視每一名學生、培養每一名學生重情是自己履行班主任職責的基本理念,結果尊重和重視變成了『生產力』。情感健康是一個人成纔的基礎,只有情感健康纔有團隊意識、合作理念。

  帶這個班級三年,許多難忘的往事讓劉振成回憶起來都帶著一絲甜蜜:校園辯論賽,他的班級拿了冠軍;全校韻律操大賽,他的學生們奪得第一;與學校員工的足球對抗賽,孩子們場上場下團結一致,歡呼雀躍……此時,劉振成絕對是班級忠實的一員,他隨著孩子們一起起舞,一起歡呼……

  被保送到北大、高考取得702分好成績的嚴邵茸同學有一套自己的『考第二好』的理論:第二不出名,成績還讓人滿意。因此他總考第二。他的這種『理論』被班主任重視起來:既然有能力,為什麼不進一步呢?『在劉老師的鼓勵下,我真的考了班級第一,又拿了學年第一。當第一的感覺還真好。』嚴邵茸說。

  在高三(2)班,學生之間的互助氛圍十分濃厚。今年哈市高考理科第一名張曉叡告訴記者,在他們班,如果某一個人有一道題做不出來,身旁的同學都會過來參與,有的時候會聚來一群人。劉振成的班級有個口號:『團結務實,我為第一』。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邵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