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8日訊 3日,哈爾濱市一名家政工劉女士在工作中不慎從高空墜落,被緊急送往哈醫大一院搶救。醫生在手術中發現,劉女士脾髒破裂。經搶救,劉女士的脾髒被保留下來。可剛剛脫離危險的劉女士卻一臉無奈,事故發生後,僱主對她置之不理,而她所在的家政公司也只是借給她部分醫療費用。
7日,記者在哈醫大一院普外四科見到了患者劉女士。她虛弱地告訴記者,她在哈爾濱市某家政公司當了5年的家政工。3日下午,公司安排她和另外一名同事到僱主家中搞衛生。劉女士登上僱主家的鋁合金梯子擦拭廚房的棚頂,擦著擦著,腳下的梯子突然滑脫,劉女士一下子從近2米高的梯子上墜落,左上腹重重地撞到梯子上,當即感到腹痛難忍。隨後,劉女士的同事通知了她的家人立即將她送到了哈醫大一院。
到達醫院時,劉女士已經因失血過多發生休克。普外四科主任喬海泉教授和王毓利副教授立即為劉女士實施了急診手術。醫生打開其腹腔後發現,患者的脾髒中央有一深約5厘米的破裂口,出血量已達2000多毫昇。喬海泉主任將其
脾髒中間破損的部分切除,保留兩端健康的脾髒,手術難度較大,但是對患者日後的生活十分有利。經過幾天的觀察,手術十分成功,目前患者正在進一步恢復中。
盡管及時手術保住了一條命,但是劉女士回憶起事發經過卻十分寒心。她告訴記者,摔倒後她大聲呼喊,與她一起來乾活的同事跑進廚房,一邊扶她一邊請求僱主幫忙。可是僱主卻表示與其『沒關系』,不肯提供幫助。無奈,她的同事又聯系所在的家政公司。公司工作人員來到現場後,通知了她的家屬一起將她送到了哈醫大一院。
在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劉女士在該家政公司從事了5年的家政工作。這期間,雖然接受過相關的安全培訓,但是劉女士說她並沒有與公司就工作中發生意外後如何賠償等具體問題簽訂相關協議,也沒有辦理保險,只是填了一張『用工表』。因此,事發至今,她所在的家政公司只是以借款的方式給她6200元醫療費,而劉女士目前已經花了2萬餘元的治療費用。躺在病床上的劉女士認為:『我是在工作中受的傷,屬於公傷,怎麼就沒人為此承擔責任呢?』現在,面臨著大筆的醫藥費,劉女士不知該怎麼辦?
家政工工作期間發生意外到底由誰來管?記者諮詢了黑龍江百程律師事務所的郭順律師。郭律師表示,解釋這個問題,要分兩種情況。一種情況,該家政工是正規家政公司的聘用人員,該公司又以公司名義對外承接勞動服務業務。家政工與家政公司是事實僱傭關系,那麼,家政工工作時發生意外,就由該公司承擔全部責任。第二種情況,如果家政工是通過『中介機構』上門為僱主提供服務,那麼就本著『誰僱傭,誰承擔』的原則,一旦發生意外由僱主承擔。
郭律師還表示,此類事故的賠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存在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比如說,僱主在預約家政工時,其實很難斷定對方家政公司是以公司名義承接業務,還是僅僅從事中介服務,一旦有意外發生讓僱主來承擔,僱主也很難接受。這往往就是法庭激辯的一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