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投入超千萬植樹百萬株 鶴崗市城區綠化率翻番
2008-07-10 09:55:5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付立榮 劉文穎 謝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10日訊 漫步鶴崗大街小巷、廣場花園,一排排『綠色詩行』在道路兩旁寫就,一幅幅『綠色水墨畫』四處鋪展。過去的廢棄地變成了綠樹成蔭的休閑廣場,昔日的荒山禿嶺被改造成植物公園。一個『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生態園林城市正越來越清晰地展現在市民面前。鶴崗市的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由2006年底的17.98%,增加到目前的35.93%,只用了一年多一點的時間。在不久前召開的全省綠化工作貫徹落實動員大會上,綠化投入較少、見效明顯的鶴崗市與哈爾濱、大慶等城市一道受到了表揚。

  為了推進鶴崗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2007年,鶴崗市委、市政府作出了『舉全市之力創建生態園林城市』的總體工作部署,號召全市各行業、各部門投入到綠化會戰工作中來。市委書記朱清文多次強調,種樹綠化工作要『一次見成效,一次成規模、一次保成活,一年上品位』。

  從那時起,鶴崗市委、市政府對綠化持續加大投入,並動員全市各方面力量持續開展了『城市綠化專項會戰』及全民義務植樹活動。2007年,鶴崗市對綠化建設投入資金500萬元,同比增長4倍,2008年增加到600萬元。一年多來,全市乾部群眾共完成專業植樹33萬株,全市義務植樹60萬株,栽植草花50萬株。僅2007年,就完成專業植樹任務13萬餘株,是前10年城區植樹量的總和。2008年3月,鶴崗市委、市政府再次召開綠化建設專門會議,動員全市力量持續開展綠化會戰。

  在綠化樹種選擇上,優先選擇那些冠大蔭濃、高大豐滿的樹木,大量種植三角楓、柞樹等優質苗木,水曲柳、黃菠蘿、黃槐等特形樹木也被首次引入鶴崗,使植樹品種達到50餘種。突出『一路一樹種』、『一地一風貌』,使每條道路、每個廣場的樹木都各具特色,自成風景。

  為有效保護綠化成果,鶴崗建立了市、區兩級管護體制,明確保護責任,實現綠化工作的建、管、養一體化。同時,動員全市各單位共同開展病蟲害『群防群治』工作,在此基礎上組織園林技術專家對樹木進行綜合防治。通過上述工作,鶴崗市的大樹凍土移植成活率,樺樹、柞樹等特別不易成活的樹種成活率,楊、柳、榆等樹木的裸根栽植成活率,灌木成活率,均達到或超過省級標准。

  老城區的綠化是市區綠化的難點。但在鶴崗市的老城區,一年多來卻湧現出許多成片的『片林』,這得益於鶴崗市綠化建設中的『點、線、圈、面』設計。

  『點』是指閑田隙地、城市角落,見縫插綠;『線』是指道路兩側,要消滅『光杆路』;『圈』指庭院,搞好房前屋後的綠化,做到有院牆就有樹牆;『面』指公園、廣場、工業廢棄地等,搞大面積綠化,進行喬灌花草相搭配的立體綠化。

  按照以上要求,一年多來,鶴崗市消滅了綠化空白點223處,消滅『光杆路』56條,綠化單位庭院、住宅小區190處,成片綠化了市區4大公園、13處廣場、51處綠地。

  綠化會戰得到鶴崗各界的積極響應,初步形成了全社會興綠、愛綠、護綠的良好風尚。鶴崗市還在全市范圍開展樹木認種認養活動。現在,鶴崗市有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營造、養護的『奉獻林』,共青團營造的『青年林』,婦女團體的『巾幗林』,部隊的『衛國林』,在校學生的『棟梁林』等等。新婚夫妻種下『幸福樹』,好友養護『友誼樹』,喜得貴子『成長樹』,孝敬老人『長壽樹』等多種形式的樹木認種、認養活動,使綠化意識、生態保護意識深入人心。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