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畔垂釣
東北網7月10日訊 『隨著大頂子山樞紐大壩不斷蓄水,松花江兩岸間的大面積行洪灘地將被回水淹沒,形成上游可達肇源縣澇洲的河道型水庫,全長可達128公裡。』哈市河道專家這樣描述水位達到116米的松花江,並稱這片域如果全速運轉,就會是一臺超強功率的『空調機』:上游來水與下游放水的調節間,水流速度會放緩,水溫也會隨之昇高,由於水體龐大,蒸發量也非常巨大,不但會產生空氣濕效應,水體周圍的溫度也會隨之降低,平均降溫會在3℃上下。『這就非常可觀了,會形成非常特別的避暑環境。』
『就是在高溫下游江也覺得涼爽。』7日中午,一對來自西安的老夫妻,在登上九站碼頭的輪渡時這樣說。一口『黃土腔』的老翁還自報了旅游路線:逛完太陽島就去虎林園,然後就去龍江第一村吃江魚去。雖然已經聽說氣溫將很快會回昇到30℃以上,但在不少外地游客眼裡,松花江沿岸還是『避暑勝地』。記者了解到,從5月初到現在,已經有近一萬名游客乘船到大頂子山觀光,哈爾濱市輪渡公司在這個旅游航線又增加了兩艘豪華游輪,每到周末四艘豪華游輪就會滿載運行。
哈爾濱工業大學經濟學教授關龍說,高水位首先便利了交通,其次就是促進了旅游。『這個商機不能錯過,輪渡公司開通大頂子山旅游航線,就是一次很好的運作。「酷爽」之城,說白了就是在打避暑經濟牌,每年夏天來哈爾濱玩的外地客人,都會有幾十萬人,旅游收入也會超過億元,松花江是他們的必到之地,如果留下了有滋有味的印象,這個品牌就會樹立起來,可發展的避暑經濟不僅有島園、游船觀光,還要有文化、體育、餐飲等多種形式。』
A、特色漁村宴吃的是『地方味』
松花江裡雖然已經難得一見5斤以上的魚,但市民和游客一直都很鍾情松花江,越來越頻繁的短途游已經帶火了沿江餐館。不少魚村開在了船上,更多的則散落在公路大橋到通往呼蘭區的大道旁,市民中有不少『回頭客』,都喜歡在中午或晚上,從江南趕到江北吃魚。雖然江北的魚也不盡是本段水域的江魚,但靠近灘涂仿佛就能吃出那濃濃的『地方味』來。一位在餐館中吃魚的市民說:『也知道大鯉子、大鰱子、大鯽瓜子,都是魚塘貨,但配上豆腐和粉條,再來上盆兒小雞燉蘑菇,香椿炒笨雞蛋或是雞蛋燜子,吃著那就是個香。』
在道外區的民主鄉,這種現象也非常具有特點,不少農民現在都開闢了魚塘,專門供市民享受垂釣樂趣,釣上的魚按斤賣給你,帶回家也好,現場加工吃掉也好,拿到江邊放掉也好,全憑個人喜好。一些人家還承包建設起了濕地公園和休閑賓館,蘆葦蕩中看野鴨孵蛋,曲折的水道中泛舟嬉戲,小溝灣中釣起尺把長的大魚,親水之樂盡在其中。『我們的苦樂是與江水的漲落同步的,水大了游玩的人就會增多,水瘦了景觀失色來的人就少,115米的江水水位,對於我們來說就是可以看見的經濟效益。』
避暑旅游的蛋糕,會隨著江豐水美越做越大。一江豐水,招來了內外游客,也帶火了兩岸餐飲行業,而這也正是其他水文化、水產業、水字招牌不斷興起的一個信號。
B、前景玩冰戲水開動『雙套車』
翻開道外區印制的《老道外》畫冊,可以找到一些上世紀初松花江畔的老照片:三五成群的俄羅斯婦女,在沙灘上支著遮陽傘曬太陽,背後的江面上則是白帆點點的戲水場面。『有人說白種人天生就願意運動,就懂得如何享受生活,這我可不認可,你知道嗎,我們也曾有過一項的獨一無二的江上體育項目,那就是冰帆爬犁,可惜呀,由於前些年江面越來越窄,這種體育運動項目開展不下去了。』一位退休體育教師告訴記者,松花江上的『老玩意兒』花樣多了,開發起來就是受缺水這個問題困擾,現在水面寬了,玩的項目肯定會越來越多。
『旅游嗎,大家都喜歡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玩,現在一些水上公園為什麼不景氣,就是因為他們的娛樂設施沒有什麼特色,缺少趣味性、創造性、知識性和冒險性,在本地公園裡、游樂園裡也能玩到的項目,為啥要到你這裡花錢?』江邊一個正在進行設施建設和設備更換的公園管理人說,不少人都在打『大水面、大冰面、大雪地』的主意,除了冰帆爬犁外,還准備在冬季開展雪地摩托、雪地賽馬、冰地舞吧、冰屋熱飲等項目;夏季也准備開展氣墊摩托、快艇滑傘、濕地尋寶、自釣魚宴等項目。
C、現狀老景觀管理有待『提檔』
豐沛的水量確實帶來避暑旅游的機遇,去年開始,哈爾濱市有關部門就開始緊鑼密鼓地重新設計和改造沿江一條景觀線。市民休閑娛樂場所多了,綠化和設施上了檔次,江上的個體小舢板也沒了,但給人的感覺總像是缺了點什麼。原來的各種小吃和娛樂用品,都還是挎包拎兜的小販在經營,防洪設施和臨江臺階上坐滿了人,夜晚燒烤大排檔佔據了大面積的江畔路,一些長期停泊在岸邊的大船,也不知道是做什麼用的。
『如果觀賞的項目再系統一些,我們會過的更快樂。』一對旅行結婚的外地游客說,游江、逛島、去虎林園之後,他們已經在中央大街上走了幾天,倒是見識了不少歐式建築,並吃了幾次西餐,但卻感覺稀裡糊涂的,找不著頭緒。『應該有些介紹性的東西,比如建築的類型和由來,飲食文化的淵源等,否則游客就是在走馬觀花,根本記不住什麼。』記者在走訪中也發現了一個問題,從道裡區到道外區,沿江歷史建築非常多,比如猶太教堂、老車輛廠文化宮、中央大街、靖宇街、哈爾濱關道等,卻缺少系統的名勝地圖坐標,也沒有貫穿連線的旅游公交線路。
江畔『一號』建築當屬建造於上世紀初的江上俱樂部,但這個標注著哈爾濱一段歷史的建築,卻很少有游人駐足觀看。『挺新的,是仿俄羅斯式的小木屋吧。』外地游人多會這麼說,本地市民也有九成說不上它的來歷。江上俱樂部原為俄國游艇俱樂部,具有集運動、娛樂、餐飲為一體的功能,最早叫『亞道古魯布』水上餐廳,經營西餐,最有名的是炭烤乳豬和品種繁多的俄式沙拉,是當時比較有特色的名店。俱樂部還設有舞廳,是哈爾濱早期娛樂場所之一,解放後改名為哈爾濱鐵路江上俱樂部。『如果在顯著位置有介紹,或者還保持著原本具有的功能,再立上一塊簡介,這裡會相當吸引人。』一位市民建議。
D、期待濕地將唱『旅游戲』
『我們引入松花江的活水,正在松北打造金河灣濕地,還准備恢復狗島、珍珠島灘地景觀。』記者從哈爾濱市水務局了解到,江水穩定在115米以上後,太陽島將終年四面環水,江水倒灌呼蘭河,還將在河口地帶形成一個『小紮龍濕地』。呼蘭河口濕地將是國內面積最大的城市濕地,東方白鸛、丹頂鶴、大天鵝、白枕鶴等30種珍禽將可以在這裡生息。濕地恢復後,將與周邊濕地形成一個完整的濕地生態系統,其豐富的生物基因庫,也將是游人觀光的看點。
『江水逆流而上,還會到達哈同公路口的阿什河大橋附近,我市還准備在這一區域創建五大景觀區段、十大主題景園,規劃建設松花江生態公園、阿什湖風景區、生態島休閑度假區、生態農業、漁獵文化體驗區和自然生態恢復區等。』有水務專家透露,在治沙、治水,還綠、還濕的基礎上,這裡的交通、游覽、服務等公用基礎設施也將配套建設,采用綠色無污染車輛、觀光鐵路、水上巴士等交通方式。按照相應的服務半徑,還將設置公廁、零售商亭、電話亭、照明、標識、雕塑小品等設施。
高水位讓一批生態濕地復活,這些濕地或分列松花江兩岸,或散列江水之中,也將形成為一條生態旅游線路。『人們在旅游中也比較喜歡尋找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感覺,如果一條松花江在很短距離內連接了都市、文化、景觀、娛樂設施和保護區,那將會非常具有吸引力。』沿江四區的有關部門,也很早就打起了生態游的算盤,一位區委書記還將沿江景觀與該區的民俗景觀、自然景觀和歷史景觀連成一線,准備開發區域生態文化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