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0日訊 《哈阿公路3道關卡不住超載大貨》系列報道發表後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9日,部分『治超』關卡的管理部門負責人來到本報,拿出對此事的回應意見。9日下午,記者再次暗訪『治超』三道關卡時發現,有的檢測站雖設置了稱重大秤,但並未對大貨車稱重;有的地方大貨車全部繞行,『分流』到其他公路駛向市區……
第一關:稱重大秤成擺設
昨天14時40分,記者在阿城區蜚拉『治超』檢測站看到,3輛拉載石料的大貨車正在排隊等待通過第一關,其中除一輛大貨車車號被泥土擋死無法看清外,其餘兩輛車車號分別為黑A97960和黑L73902,幾名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員與司機交涉後,依次予以放行。『治超』檢測站旁邊的稱重大秤被工作人員封閉,致使大貨無法在稱重大秤上通行,只能繞著稱重大秤從旁邊駛過。
15時12分,記者來到同為第一關的阿城區城東『治超』檢測站看到,此處的稱重大秤處於封閉狀態。隨後,記者在附近驅車尾隨車號為黑A35162的大貨車,目睹了其繞過稱重大秤順利『闖關』的全過程。
第二關:司機聊幾句後上道
15時30分,記者在阿城區中都大街與會寧路交口處的交警執勤崗附近看到,被『治超』檢測站放行的大貨車,行至此處都會靠邊停車,司機一路小跑來到兩位執勤交警面前,聊上幾句後連連點頭。隨後,大貨車順利通行。
第三關:大貨車改道繞行
在采訪結束返回的途中,記者在哈阿高速阿城收費站看到,該收費站已增派執勤人員,所有過往貨車都要進行上秤稱重。在稱重現場,記者沒有看到順利通過第一關、第二關的拉運石料的大貨車,現場稱重的貨車均沒有超重。
記者繼續追蹤發現,在阿城收費站的嚴格執法下,順利過前兩關的大貨車紛紛『分流』,一部分大貨車沿著阿城通往哈爾濱的老道行駛,另一部分沿著阿城通往成高子鎮的方向駛往卸貨地點。
治超,各關回應不同
哈爾濱新聞網訊(記者李樹偉馬田園)昨天,哈阿公路『治超』第一關和第三關的主管部門有關負責人分別來到本報,對此事件做出相應情況說明,並拿出處理意見。
第一關阿城交通局:
『治超』影響區域經濟
昨天,治超『第一關』阿城區蜚拉治超檢測站的直接主管部門———阿城區交通局相關負責人到本報拿出書面說明。針對報道中提到的『路政部門不管卸載』問題,該負責人解釋稱,建材生產是阿城區重要經濟支柱之一,該區目前共有砂石場、水泥廠340餘家。如果嚴格按照治超標准開展工作,勢必制約區域經濟的發展,貨車車主也會無利可取甚至賠錢,嚴重挫傷其從業積極性,造成社會不穩定因素。考慮到『治超工作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和』治理力度與社會可接受程度』,阿城區交通局對黑龍江省治超標准適度放寬了處理政策,即『平箱以下重載車輛只收取賠(補)償款但不卸載』。
阿城區蜚拉治超檢測站的行業主管部門黑龍江省公路局提出了處理意見:要求阿城區交通局,嚴肅查處該檢測站違紀當事人,全面整頓該檢查站紀律作風。
第三關省收費局哈管理處:
相關責任人已被撤職
『治超』第三關的主管部門省收費公路管理局哈爾濱管理處相關負責人此前也來到本報,拿出相關處理意見。據悉,原阿城收費站的站長已被撤職,18名相關工作人員已全部撤換。該處近期還將購入4臺電子秤作為備用,並為每個收費站安裝攝像頭、配備對講機,確保『治超』工作順利進行。
第二關阿城區交警部門
目前尚無回應
截至記者發稿時,第二關管理部門阿城區交警部門尚無回應。
黑龍江省治理超載『百日會戰』處罰標准:各治超檢測站點必須堅持卸載與處罰相結合,對超限不足1噸的違法超限運輸車輛,不罰款、不卸駁載,給予口頭警告並登記後放行;對總重超過55噸違法超限運輸車輛處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對超限30%以下的,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對超限30%以上的,處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對超限50%以上惡意超限的處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