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傳承城市精神 大慶市全力衝刺全國文明城市
2008-07-10 13:47:0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於忠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10日訊 走進大慶,你時刻會被大慶人那種熱愛大慶、關心大慶、建設大慶的自覺行動所感染。在社會爭做文明市民、在單位爭做文明職工、在家庭爭做文明成員、在學校爭做文明學生,文明在大慶迸發出奪目的光彩。

  行走在大慶,無論市區、廠礦、場館,到處可見這樣的景觀:戰天斗地的英雄群像、直向雲天的立體寫意油管、擁抱未來的時代工人雕塑。到處可見源自『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三老四嚴』,『四個一樣』等優良傳統的新理念、新制度、新作風。

  大慶市把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作為塑造城市精神和人文品質,提昇城市品位和市民素質,叫響大慶城市品牌,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載體,納入工作規劃和目標,不斷加大投入,鞏固和放大創建成果,先後兩次榮獲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市,並獲全國首家內陸環保模范城等25項國家級榮譽稱號。如今,大慶市各界共舉大慶旗、共創大慶業、共建文明城,形成了人人塑造大慶形象、人人創建文明城市的良好氛圍,全力衝刺全國文明城市。

  1、多種創建活動高潮迭起

  有著『綠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的大慶市立足資源型城市轉型,在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進程中,相繼實施了『百事剖析』、『百項強市』、『百品興市』、『百面紅旗』、『百區改造』、『百窗創優』、『百園建設』、『百區平安』、『百件實事』九大創建工程。堅持把基礎創建納入目標考核,形成體系,成果突出。圍繞全國文明城市『六大環境一個創建活動』指標,成立了七個創建工作推進組,建立『一項工作、一名牽頭領導、一個牽頭部門、一抓到底』的工作制度。『書香大慶』、『禮儀大慶人』活動、『我與城市同赴文明』主題實踐活動,『情系和諧感動大慶』2008年度人物(事件)評選活動等文明城市創建活動一個接著一個,掀起了一個又一個的創建熱潮。

  目前大慶市省級以上文明單位達210家;區級以上文明社區126個,佔城區社區數的72%;文明家庭7.5萬戶,佔城區家庭總數的25%。

  2、塑造城市靈魂提昇品位

  大慶經濟發展了,人民生活富裕了,但大慶人的思想沒有滑坡,精神更富有。這緣於大慶市始終把『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作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靈魂,努力塑造成大慶的城市精神和人文品質。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已經融入大慶的血脈之中,是大慶和大慶人的精神靈魂,成為大慶人永恆的價值追求。組建『鐵人精神報告團』、編寫『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系列鄉土教材』,『讓大慶精神、鐵人精神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在大慶,以鐵人命名的學校、社區、廣場隨處可見,有鐵人第一口井等近百處教育基地,鐵人題材的文藝作品被廣泛傳播,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已滲透到大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大慶凝聚人心、克難攻堅的強大精神支柱。

  近年來,大慶市書畫、歌舞劇、文學精品層出不窮,『書香大慶』、『大慶之冬』、『激情之夏』、『歡樂校園』系列群眾文化活動異彩紛呈,豐富市民文化生活。共投資74億元建設了大慶歌劇院、鐵人紀念館、圖書城、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等一大批文化功能設施,不僅成為城市的一個個標志性景觀,更滿足了廣大市民的文化需求,營造了濃厚的城市文化氛圍。

  3、惠民利民實舉造福百姓

  大慶市把親民、便民、利民、惠民作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根本,傾力解決好關乎民生的熱點難點問題。

  就業對百姓而言是頭等大事,近年來大慶市通過各種途徑,已使10.63萬人實現就業再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

  看病難,看病貴,一直是困擾百姓的大事、難事。大慶在全省率先啟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4.8%,95.49萬農民從中受益,籌資總額、覆蓋面、參合率、政府補貼和個人籌資5項指標均居全省首位,受到了農民的真心擁護。實行了個體從業及靈活就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險、對低保對象實行大病救助的基礎上,在未被納入國家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試點城市、沒有中央財政補助的情況下,由市財政拿錢、按照國家補助標准在全省率先實施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醫保體系覆蓋城鄉、惠及全民。

  鐵西、紅旗村、南磚廠……昔日的棚戶區如今被一棟棟樣式新穎、整潔美觀的住宅樓所取代。僅去年,大慶市新建經濟適用房11.2萬平方米,1760戶困難群體有了住房保障。沿湖城、格林小鎮等風格各異的精品居住小區先後建成入住;萬寶、慶新、龍化、西寨等已建小區集中改造;百姓居住環境越來越好,改善居民住房項目榮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目前,在國家生態市39項指標中,大慶市已有22項達到國家標准。

  文化創新打造特色城市文化,文明創建傳承城市精神,創建文明城市,讓這座天然百湖之城,如今正處處蕩漾著和諧新風。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