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走在科技最前沿——記工程大學理學院院長苑立波
2008-07-11 12:02:01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編者按】從7月5日起,本網將陸續推出在哈高校引進高層次人纔的先進事跡。他們刻苦鑽研或取得了重大的科研成果,或推動了學科建設,或在產學研上取得了突破。他們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黑龍江省各方面人纔的精神面貌。希望各類人纔從中汲取力量,為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東北網7月11日訊   題:走在科學技術最前沿——記哈爾濱工程大學理學院院長苑立波

      記者 顧碩

苑立波院長在實驗室

  『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我總喜歡把周圍幻畫得五彩斑斕,在頭腦和精神上刻下未來美好印象,以克服現實中的困難或負面影響,最終鼓起斗志實現自己的理想!』令人驚訝的是這句蘊含哲理又頗具文學色彩的話,竟出自於一位長期從事高科技物理技術研究的教授口中。他就是哈爾濱工程大學理學院院長苑立波。

  初識苑立波,就感受到在他身上透著科學工作者的自信與嚴謹,交談時略帶著傳統知識分子的靦腆。

   走在科學技術最前沿

  1984年,苑立波從黑龍江大學物理系畢業後,便來到哈爾濱工程大學物理系任教。自1987年,陸續開展了光纖傳輸理論、光纖器件以及光纖傳感技術的有關研究。光纖傳感技術是一門新興的應用物理技術。苑立波始終使自己的研究走在科學技術的最前沿。

  1993年,苑立波帶領科技人員開始『光電復合針灸儀』的研制。普通針灸儀是通過金屬針頭刺激穴位,使其產生應激作用,達到治療病病的作用。光導纖維針灸儀則通過光導纖維導入光,通過不同的頻段的光波能量,直接導入腧穴深處,使其對不同疾病產生不同影響。儀器成功研制、開發出來了,這無疑幫助傳統針灸找到了新發展之路。

  繼『光電復合針灸儀』的研制之後,苑立波又主持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十餘項。


 

  坎坷和困苦終屬於過去

實驗室

  不願過多沈湎於過去的坎坷和困苦,總是不斷被前面目標所牽引,這是苑立波一貫的風格。

  1995年,苑立波赴美國新澤西理工學院合作研究。別人帶些電器、服飾,可苑立波帶回整整8紙箱的書籍和資料。美國原版科學書很昂貴,一本需50美元,8個紙箱盛載的是苑立波在美國學習兩年的全部積蓄。

  面對別人的迷惑,苑立波說:『國外設備、條件都好,但不屬於我。我相信這種感覺每個出國的人都會有。所以,我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學習先進技術、增強自己的能力上了。』

  『雖然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經濟實力有差距,但更重要的還是頭腦中的智慧。』在苑立波身上,散發著中華民族優秀知識分子的志氣。


   科學研究碩果累累

  近十年來,苑立波從未有過休息日,每天要平均多工作2、3個小時,時間是個常數,但對追求者來說是個變數,在不懈的求索中,它可以無限延伸……

  科技經濟的競爭,本質上是人纔的競爭。科研人員是經濟騰飛的資本和源泉,目前從省裡到各大高等院校,已非常重視人纔的培養,加大科研投入的力度。

  從1998年開始,哈爾濱工程大學陸續為苑立波的研究組投入70萬元資金,支持他們建實驗室,改善實驗條件和環境。苑立波課題組開發了『光纖傳感實驗儀』。實驗室已經成為碩士生和本科生的研究基地,培養了大量的專業人纔。

  幾年的時間,苑立波教授先後在國內外學術期刊和會議發表學術論文160餘篇,其中120餘篇為第一作者。被SCI收錄50篇, EI收錄70篇,被引用167次(包括自引74次)。獲得國家發明技術專利1項,實用新型技術專利9項。於1996年獲黑龍江省優秀中青年專家稱號,2000年獲黑龍江省傑出青年科技創新創業獎2002年獲教育部第三屆高校優秀青年教師獎,2003年獲教育部高等學校優秀骨乾教師稱號等。

  苑立波成功了,國內外的聘書和邀請函曾經紛至沓來,苑立波卻不為之所動。『物質生活不是我的追求,我要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中,為家鄉多做些貢獻』卻一直是苑立波對事業不變的信念。

首頁  上一頁  [1]  [2]  [3]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