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1日訊 近日,新晚報刊發《哈阿公路3道關卡不住超載大貨》系列報道,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及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昨天,報道中涉及的各相關部門負責人來到本報,拿出了對相關責任人的處理決定及具體整改意見,並表示即日起建立多項長效機制,徹底鏟除超載大貨之『禍』,維護城區、公路交通秩序,保障廣大市民生命安全。
杜絕權利交換人情車
治超『第一關』阿城區蜚拉治超檢測站的主管部門———阿城區交通局相關負責人再次來到本報,拿出了進一步整改意見:報道涉及的相關責任人目前已被調離工作崗位;即日起,將對超載車輛處以罰款並卸載的處罰辦法;實行逐級負責和責任倒查制度,對責任心不強、擅作主張、違反治理工作原則的執法人員調離工作崗位,杜絕權利交換、放『人情車』等現象;該局所轄的兩處治超監測站點三班工作人員將實行整體換崗,並在各治超檢測站安置網絡監控設備,約束和督促執法人員自覺規范執法、文明服務。
超載超限一律上限處罰
治超『第二關』的主管部門———阿城區交警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報道中涉及的相關責任人目前已停職檢查;從今日起,各治超檢查點將加派警力,每班增加至3人。對超載超限車輛,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嚴管嚴罰,按上限1500元標准進行罰款。此外,該部門已向全區發出通告,即日起強制要求所有非法改拼裝車輛恢復原設計標准,以8月1日為最後期限,逾期不整改者將依法從嚴處理。
兩部門負責人還表示,近期將聯手開展針對超載大貨的專項整治行動,即日起設置『治超』監督舉報電話,以便社會各界隨時反映情況。為了治理超載超限,省交通廳從4月1日至7月10日開展了治超限、保暢通的『百日會戰』專項行動,通過『堵截、疏導、卸載、拆解』等多種手段,對超限超載車輛依法強制管理,並實行了高速公路入口阻截勸返,普通公路站點執法監管等管理辦法。這些管理手段和辦法都將作為長效機制,落實到今後的治超工作當中,保障公路交通的暢通安全。
『環保宜居社區』,即要在園林綠化、環境衛生、環境保護、物業管理、容貌秩序、公用設施和消防安全等多方面達到相關標准。如小區綠地率要達到30%以上,園林綠化要達到景觀優美、適宜,綠化配套設施完整、整潔;環境衛生要有健全的保潔隊伍,環衛設施完備整潔;積雪污物及時清運,垃圾日產日清,保持社區道路兩側、公共場所、單位、居民院落乾淨整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