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1日訊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漢、唐封建士大夫的懮民之嘆雖然令人動容,卻難脫理想化色彩。
在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今天,讓人民住有所居、安居樂業,已成為各級黨委和政府神聖的使命和義不容辭的責任。
今年4月22日,全省城市棚戶區和農村泥草房改造工程全面啟動,正式打響了省政府『十項民生工程』的第一戰役。自此,省政府將集中力量加快城市棚戶區和農村泥草房改造,利用5年時間基本完成全省非煤礦城市和煤城棚戶區改造,用8年時間基本消滅農村泥草房。
體諒民心,順應民意,實現民願。『兩棚一草』改造,立足現實,惠及久遠。
『住有所居』仍是民之最需
民以食為天,民以居為安。
棚戶區居民大多數都是低收入困難群體,過去他們大多是國企職工,為支援國家經濟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泥草房中的農民大多是農村中的貧困戶,急需黨和政府的關心和關注。
殘破不堪的泥草房。記者 來玉良 攝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實施『兩棚一草』改造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體現。黨中央提出,要讓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與人民共享。就我省而言,目前,除了全力解決好上學難、上學貴、看病難、看病貴等『兩難兩貴』問題以外,解決『住有所居』問題仍然是民之最需,民之所盼。
實施『兩棚一草』改造不僅是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決民生問題的現實要求,也是加快老工業基地振興、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迫切需要。我省城市棚戶區面積較大,農村磚瓦化率普遍偏低。而鄰省吉林棚戶區相對較少,遼寧2萬平方米以上的集中棚戶區已基本改造完成。
省委書記吉炳軒在履新之初就指出,要『把心思用到發展上來,進一步完善發展的思路,統籌規劃,選准突破口,趟出路子,乾出樣子。』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省長栗戰書把解決住房問題列為新一屆政府『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向全社會做出了莊嚴承諾……
改造好『兩棚一草』,纔無愧百姓
長期以來,我省一些城市,受當年『重生產、輕生活』思想的影響,造成部分職工住房歷史欠賬巨大,在城市裡形成了大量的棚戶區。廣大農村由於長期二元結構影響,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目前全省農房磚瓦化率僅為66.8%,西部地區有140多個鄉鎮農房磚瓦化率甚至不到10%。棚戶區與城市新區,農村與城市形成強大反差。盡管近些年全省上下加快城市建設,加快推動新農村建設步伐,但目前全省包括四個煤城在內,面積在2萬平方米以上,集中連片的棚戶區累計面積還有4000多萬平方米,100多萬戶、300多萬人居住在基礎設施落後、生活環境惡劣、災害隱患非常大的棚戶區內。
棚戶區內的居民正在搬遷。
從世界各國和地區的經驗來看,僅僅依靠市場機制難以有效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問題,需要政府提供保障和支持。棚戶區大多在城市邊緣,基礎設施條件比較差,商業開發價值低,需要政府發揮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為城市低收入居民提供住房保障。特別是在農村,由於泥草房面積大,改造困難很多,僅依靠群眾自身是沒有能力解決的,更加迫切需要政府的扶持。
因此,只有深深感知生活在棚戶區居民的所苦、所怨、所盼和居住在泥草房內農民的所困、所貧、所寒,認認真真履行政府職能,紮紮實實地把『兩棚一草』改造好,纔能無愧百姓。
千方百計建設『放心房、滿意房』
『兩棚一草』改造難度大,社會關注度高,能不能做好,是對各級政府執政能力的嚴峻考驗。對此,省政府出臺了《關於棚戶區改造的實施意見》、《農村泥草房改造與建設的指導意見》和《中央下放地方煤礦棚戶區改造工程項目暫行管理辦法》。確定了科學謀劃,統籌安排,強力推進的總體原則,提出了總體目標和具本任務。其中,2008年全省改造棚戶區520萬平方米,今年要確保改造農村泥草房20萬戶。
新型節能房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亮點。記者來玉良攝
為推進棚戶區和泥草房改造,省政府多方籌集資金10餘億元,支持第一批改造項目。還采取一系列優惠政策,決定從新增財力中每年安排改造專項資金2億元,按『以獎代補』原則,對完成或超額完成省政府棚戶區改造責任的目標市、縣政府予以獎勵。
昔日髒亂差的棚戶區,如今已成為現代化的住宅小區。
為此,省政府成立了『兩棚一草』改造領導小組,下設推進辦,具體負責改造工程的推進、協調、指導及監督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要求各地依據城市住房發展規劃、棚戶區改造方案及資金籌集情況,明確近期和中長期工作目標,制定科學的實施方案;在拆遷補償、回遷安置、項目招投標等環節,要嚴格按程序辦理,力求把棚戶區新住房和農村泥草房建設成『放心房』、『滿意房』……
『民苦我懮,民貧我愧』。各級黨委和政府將用一個個務實行動踐信守諾,讓千千萬萬個家庭以居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