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不明碼標價同款差價驚人 紀念品價格水分大
2008-07-16 09:57:15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王文志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16日訊 日前,生活報接到許多外地游客反映,哈爾濱市旅游紀念品市場管理混亂,不但沒有明碼標價,出售的商品連中文標識也沒有。近日,記者深入調查了哈爾濱旅游紀念品市場,發現問題較多。

  商品標價『太麻煩』

  隨著夏季的到來,冰城哈爾濱已經進入旅游旺季。9日上午,記者走訪一些經營旅游紀念品的商家發現,擺在貨櫃、貨架上的旅游紀念品樣式不少,價格卻讓人一頭霧水。

  在道裡區河鼓街上的信宇俄羅斯百貨商場外,幾名營業人員正聚在一起閑聊,看到記者進門,只聽有人喊道:『開燈』,幾百平方米的營業大廳頓時燈火通明,營業人員各就各位。記者在營業廳內轉了一圈發現,店內沒有懸掛營業執照等手續,琳琅滿目的紀念品竟然沒有一件是標了價格的。當記者詢問營業員商品咋沒標價時,回答很簡單:『我們這裡的商品是可以講價的,這麼多商品,一一標價太麻煩了!』

  真是怕麻煩纔未標價?當記者采訪顧客時,他們卻不那麼認為。『都標價了,顧客有了對比,旅游紀念品怎麼能賣到高價?』一位來自廣東的游客說。

  在巧克力和洋酒櫃臺前,記者發現擺放在貨架上的巧克力和洋酒商標全都是外文,沒有一處是中文標識。面對記者的疑問,營業員回答:『這纔能證明是純進口的。』

  倉買變身特產商店

  在河鼓街上一棟高層居民樓的樓下,東北人特產商店的店內竟然掛著倉買店的過期稅務登記證書。見記者不像外地游客,四五個營業員露出明顯的警惕表情。當記者詢問成盒的木耳怎麼賣時,該店營業員表示,我們這不零售,要買就得成件搬。更有一名穿黑衣服的女子上前讓記者趕緊離開,並說這裡的貨品在不遠處的一家超市就有。

  記者在不足百平方米的營業大廳看到,所有商品均沒有標價,在一個可以移動的車子內,許多散放在盤子內的食品已經落了一層灰塵。在記者走出店門時,一輛旅游大巴停在了門口,店內的營業員立即一邊開燈一邊露出滿面的笑容迎了上去。

  記者隨後采訪了周邊的居民,據趙大爺介紹,這家商店已經在此營業了好幾年了,平時基本沒有客人,店內的營業員就聚在門口聊天,但是每天都不定時有旅游大巴拉著大批游客前來購物。

  孫先生對記者說,我們周圍也沒有什麼旅游景點,如此的經營方式讓人琢磨不透,反正周圍居民是沒有到該商店內買東西的。

  利潤最少能翻倍

  經營旅游紀念品利潤到底有多大?這是商家不願透露的秘密。果戈裡大街、中央大街經營旅游紀念品的商家有上百家之多,競爭如此激烈,商家還能有錢賺嗎?答案是肯定的。采訪中記者看到,經營旅游紀念品的許多商家地點偏僻,生意清淡,有的一天都不開張。對此,一些商家透露,利潤高,生意差也不至於虧本。

  為了解紀念品的利潤,記者通過朋友認識了在旅游紀念品商店幫人站櫃臺多年的李女士。她向記者透露,旅游紀念品有很大利潤,特別是俄羅斯旅游紀念品。只要游客要買,商家就喊高價,即使游客出價很低,商家仍有利潤。她給記者舉例:一件普通的套娃,說是純進口的,進價幾塊錢,竟然喊價幾十元;一些洋酒,進價最高也就幾十元,商家要價幾百元甚至更高。她告訴記者,旅游紀念品利潤一般都是成本價的幾倍,最少也能翻倍。

  同款差價驚人

  記者走訪調查中還發現一個怪現象:同一款式的旅游紀念品,價格相差十分懸殊。在中央大街上的一家旅游商場,記者問了一款軍用夜視望遠鏡,商家要價280元,並聲稱是純進口的,如假包換。而在附近的一家旅游紀念品商店,同樣一款,商家喊價纔150元,並也說是真貨。更讓記者費解的是,在外面的小攤處,這樣一款望遠鏡,五十元也能買到。

  同樣一款望遠鏡,價格為何如此懸殊?還是李女士給記者道出其中玄機:貨有真假,質量不同,價格當然不一樣。據她介紹,望遠鏡、巧克力、套娃等旅游紀念品,多數是真的,但是也有一部分是假的。真假難辨,價格就懸殊,假的時常當真的賣,許多游客都會上當。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