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7日訊 16日早7時30分,天空下著雨,哈爾濱市百名青年志願者全部按時到達六順崗、省政府崗、北方大廈崗、博物館崗、霽虹橋、秋林、新陽路沿線、兒童崗等交通崗,隨同交警上崗協勤,規范行人和非機動車的交通行為。
北方大廈崗 50%的行人聽從志願者引導
志願者張宇暉協勤40分鍾,印象最深的就是行人走路太『猛』。張宇暉說,大廈崗是車流、人流都比較集中的交通崗之一,而這裡不走人行線、不看信號燈的現象比比皆是。他幾乎每時每刻都在提醒行人注意交通安全,並糾正他們的交通違法行為。正說著,有三位老太相扶闖燈過街,張宇暉上前勸阻,而三人避開張宇暉繼續在車流中穿行。張宇暉感慨地說,協勤中,大約有一半的人能夠聽從志願者的勸導和指揮,而不聽勸的違法行路人中,老年人居多。
張宇暉說,這一地段道路較寬,車速快,有些行人通過時不緊不慢。他建議交警部門在人行步道燈內加入音樂設置,待綠燈時間快結束時,音樂節奏也隨之加快,從而提醒過街行人加快腳步,快速過街。
博物館崗 志願者協勤是一種使命
青年志願者上崗的時間是7時30分,但156中學的青年教師志願者石召濱在6時05分就從動力家中出發趕往博物館崗了,跟她一樣起大早提前趕到交通崗協勤的還有其他幾位同事。到協勤地點後,雨還是不停地下,她和同事們就一手打傘一手揮舞小旗,提示行人遵章過街。
協勤時,一位行人『好久沒有人管過馬路的事了』的自語,讓石召濱感觸頗深。雖然交通參與者的素質正在不斷提高,但很多行人還是習慣被人『管著』纔能遵章。她覺得,協勤不僅是一次行動,更是志願者的使命,她希望通過實際行動教育自己,帶動他人,並盡可能地讓更多的人都嘗試這樣有意義的工作,從而使市民早日養成沒人管理也自覺行路的良好習慣。
秋林崗 公交司機向志願者敬禮
昨早,黑龍江農墾管理乾部學院學生高立強等8名學生按時來到秋林崗,他們兩人一組分別站在果戈裡大街和大直街交口的四個拐角處。執勤交警為讓他們節省體力,建議他們先由四人協勤,另外四人准備替換。但熱情極高的8名學生還是堅持共同上崗,並與交警一起冒雨協勤。
期間,有一輛欲右轉的公交車被等待紅燈的自行車和行人擋住,志願者們上前友好地示意騎車人和行人稍稍退後等待,為公交車讓出足夠的拐彎距離,公交車司機通過後向志願者們敬了一個手禮。
高立強介紹,這個崗的違章特點是自行車闖紅燈多,行人不願走地下通道,跨護欄或繞過護欄在機動車道上過街。正說著,一名年輕人欲在秋林門前跨過護欄穿越果戈裡大街。高立強立即上前勸道:『這樣很危險,請您遵守交通規則。』年輕人看了看雨中的志願者,說了聲『謝謝』,轉身走向地下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