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8日訊 (記者 朱丹鈺)記者18日從全省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工作會議上了解到,七臺河市發展循環經濟,壯大接續產業,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經過幾年努力,目前已基本形成煤-焦-化、煤-電-剪裁等以煤炭資源為紐帶的循環經濟產業鏈,家具、機械、食品、醫藥等非煤接續產業不斷發展壯大。
提昇產業發展層次
七臺河市引進先進技術,使煤炭洗選業提檔,現已形成洗煤生產能力2400萬噸,實現可洗原煤全部入洗,精煤出產率由過去的35%提高到46%。采用先進工藝,淘汰了213萬噸落後生產能力,對大型焦化企業進行技術改造,采用乾熄焦工藝,污水處理、在線監測全面啟動,使污染嚴重的焦化企業變成環保型企業。全市現有3個百萬噸乾熄焦項目機開工建設,建成投產後,這個市的焦炭生產能力可達600萬噸以上,使焦炭產業全面昇級。
以園區配套、鏈式共生為載體,提高產業集聚度
近年來,七臺河市在搞好園區規劃的基礎上,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礎設施,引導企業向園區集中。目前,以寶泰隆公司為核心的新興煤-焦-化工業集中區已形成規模,搭建了企業間資源協作,鏈式共生的關系,實現了園區內資源效益的最大化。
促進非煤接續產業快速發展
加快非煤替代產業發展是促進資源型城市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七臺河市對本市企業新上非煤項目和原有非煤項目擴大規模的,在財政、稅收、土地上給予政策支持,設立了年度財政專項資金,用於扶持建設節能環保、資源綜合利用、發展清潔生產、新能源和可再生資源開發項目,調動了企業新上非煤項目的積極性,接續產業得到了較快發展,截止2007年末,全市工業總量中煤與非煤之比已調整到4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