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9日訊 昨日上午,哈爾濱市首條全互通立交橋三環路哈阿立交橋主橋通車。出入哈市『南大門』的車輛,1分鍾內可以通過主橋。主橋通車可利用三環路快速疏導出入哈爾濱市的車輛,有效緩解城市中心區的交通壓力。
無紅綠燈交通井然
據了解,這項總投資4.8億的工程,於2007年5月1日開工,2007年,已完成橋梁主體結構和部分引道工程,2008年完成主線橋剩餘部分引道。據三環路哈阿立交橋現場指揮部李君總指揮介紹,計劃11月末前完成4座大橋主體結構工程,同時完成橋區所有管線及配套排水和照明工程、三環主線道路和4橋地面打造。
記者在現場看到,此橋沒有一個紅綠燈,進出城的車輛可以根據去向,選擇不同的車道,各種車輛秩序井然地進出城或駛上三環路。
車輛1分鍾通過主橋
據市建委基礎設施工程處的王政新副處長介紹,該工程是哈爾濱市交通規劃『兩軸、四環、十射』中的一個重要交通節點,是哈爾濱市新的交通樞紐。主橋的通車完善了城區路網和周邊交通環境,方便了群眾出行。完工的主橋為雙向六車道,寬12.25米,長680米。車輛1分鍾內就能通過剛完工的主橋。
記者在立交橋上隨機采訪了一些司機、乘客。載客去阿城的大眾出租車公司張海英說,『今天行車非常順利,路特別通暢。原來,繞行臨時通道,坑坑窪窪難走,現在,1分鍾左右就過去了。』333路公交車乘務員介紹,『路很好走,乘客再不會受顛簸了。』
新樞紐帶起經濟帶
據悉,三環路哈阿立交橋將成為哈爾濱市一個新的標志性建築。立交橋建成後,會改善阿城到市區的交通環境,便利車輛進出哈爾濱。在黑龍江省,也會方便綏芬河、牡丹江等地車輛,外地車輛可以不走市中心區通過三環橋到達目的地。
據介紹,該立交橋建成後,會緩解2009年大冬會期間的交通問題,方便各國運動員的出行,有效地連通各個場館,保障大冬會順利進行。同時,立交橋連接的三環路將成為一條新的經濟帶,立交橋是這個新經濟帶上的『門戶』,該經濟帶將成為哈爾濱市新的經濟增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