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2日訊 17日,《街頭咪表 吃錢有術》報道發出後,有過同樣經歷的消費者紛紛致電,反映哈爾濱市部分咪表泊車位的管理員的問題。
收售咪卡能賺錢
消費者王先生向本報反映,他曾在南崗郵政街咪表管理員手中,買到了不足額的咪卡,『買的是100元的咪卡,第二天刷卡時只有40元,我懷疑管理員把舊卡賣給了我。』消費者於先生稱,他使用咪卡有三年了,經常有管理員向他索要餘額不足的咪卡,起初他以為餘額不足就是廢卡了,後來纔知道裡面還有錢,『被管理員白白要走了。』
調查———記者在曼哈頓商廈門前的咪表,刷一張面額100元已使用90元的咪卡,咪表上只顯示出餘額不足,沒有具體數額。每個管理員都拿著一疊咪卡向司機『推銷』,他們說,『我們有任務,多賣卡多賺錢。』
自訂『鎖車規定』
外地消費者高先生也反映說,去年,他在南崗區郵政街附近停車,當時沒有咪表管理員在場,他沒有咪卡,又著急購物,就把車停在那裡。1個小時後回到停車處,發現自己的車被大鎖鎖上了,還貼上了告知單。上面寫著『按規處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哈爾濱市機動車停車場管理辦法》,『對未刷卡繳費的車輛,予以鎖定,補交費後開啟』。落款單位是『哈爾濱市泊車管理稽查大隊』。高先生只好買咪卡,刷卡離開。
調查———記者沒有找到『不刷卡可以鎖車』的相關法規。記者與哈爾濱優先泊車管理有限公司李經理取得聯系,李經理稱,哈爾濱市泊車管理稽查大隊是該公司下設的一個部門。鎖車和貼告知單都是『震懾』不刷卡司機的辦法。
致電本報反映問題的司機均表示,對於咪表、咪卡的使用方法不太清楚,咪表怎樣收費更是一塌糊涂。記者采訪中發現,哈爾濱市正在使用的咪表和咪卡上多數沒有注明使用方法和收費標准。多數司機都在請管理員代勞刷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