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4日訊 今天出版的《黑龍江日報》發表評論文章,全文如下:
一位外地來哈爾濱避暑的游客走前扔下一句話:哈爾濱確實挺洋氣的,只是個別地方不太乾淨,灰塵大,垃圾多。
隨意的一句話,道出了我們城市管理中的一個大問題。的確,別說外來客,就是我們這些本地人也深有體會。這些年來,城市建設高速發展,樓高了,路寬了,但與此同時,市容衛生問題也日益突出:個別街路塵土飛揚,露天燒烤烏煙瘴氣,制假小廣告泛濫成災,寵物街頭隨地便溺……髒亂現象隨處可見。
市容市貌是一個城市發展水平最直觀的反映。良好的城市形象,對內是親和力,關乎到百姓生活質量,對外是吸引力,體現出城市的軟實力。而我們的一些城市,既與打造『適居城市』的發展要求相去甚遠,也不利於改善經濟發展環境。就好比一個人,西裝革履卻不重個人衛生,蓬頭垢面,形象馬上大打折扣。
剖析癥結,與我們重建設輕管理的發展思路不無關聯。正是由於建與管脫節,造成城市越建越大,也越來越髒亂,以至於出現摩天大廈與腳下垃圾堆『交相輝映』的不和諧場景。一些發達國家的城鎮,建設規模並不大,街路也很狹窄,之所以讓人流連忘返,重要一點就是管理到位,市容清新宜人,近乎纖塵不染。可見,城市之美,不在於栽植了多少名貴花草,更不在於蓋起了多少高樓大廈。乾淨整潔就是一種美,就是一種吸引力。
作為省會的哈爾濱市,並不缺少成為一個美麗大城市的潛質,甚至堪稱一個『美人』坯子。關鍵是,管理者能否意識到市容環境建設的重要意義,並拿出切實有效的舉措來。一方面,加大執法力度,集中時間、集中力量針對重點區域打攻堅戰;另一方面,堅持專項整治與長效管理相結合,科學規劃,標本兼治,探索出一整套加強環境衛生管理的新模式,避免『一陣風』。
乾淨的城市,纔能稱得上美麗。奧運會、大冬會召開在即,我們應抓住契機,掀起一場『淨化環境、美化家園』的全民創建行動,讓省城的天藍、水清、樹綠,每個市民都生活得舒適開心,外來的客人不再留下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