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4日訊 今年上半年,全省共立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75起,涉案金額11.3億元,涉及群眾3萬餘人。23日,在省公安廳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省公安廳經偵總隊副總隊長薛世謙向公眾揭露分析了涉眾型經濟犯罪的手段和特點,提醒廣大市民謹慎投資,不要盲目趨利,更不要輕信『低投入、高回報、零風險』的誘餌,以免上當受騙。
據悉,近兩年,黑龍江省涉眾型經濟犯罪又有抬頭趨勢,發案數量明顯增多,危害程度進一步加劇。特別是哈爾濱今年發生的『金源葆』集資詐騙犯罪案件,涉及范圍廣,受騙群眾多,影響極其惡劣。
據薛世謙介紹,目前,黑龍江省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多集中在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等經濟相對發達地區,經濟犯罪涉及到金融、農業、養殖業、保健品等多個領域;從受害群體看,幾乎遍及社會各個層面,其中以下崗職工、離退休人員和中老年女性居多。犯罪分子犯罪手法不斷翻新:有的是以投資聯營為名,采取產權轉讓後再返租手段進行非法集資;有的是以投資綠色環保項目或者開發高科技項目為名進行非法集資;有的以公司即將在境外上市為名,未經國家有關部門核准擅自發行股票;有的是公司、公司股東擅自以公開方式向社會公眾轉讓股權;有的是中介機構非法買賣未上市公司股票等。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一些地方逐漸出現專職從事資金籌集的『金融掮客』,一些涉案公司和企業能夠在短時間內募集資金,都是由這些人具體策劃實施。
一些群眾盲目趨利,幻想『一夜暴富』,特別是在少數人獲得收益後,部分群眾對投資的盈利性和安全性深信不疑。一些不法分子拋出的『低投入、高回報、零風險』誘餌,恰恰迎合了這些群眾的投資心理。薛世謙提醒廣大市民說:『沒有白得的午餐,天上不會憑空掉餡餅,在巨大的利潤面前往往就是一個明顯的投資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