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王長聚:在振興東北框架內構築"三農三牧"發展新格局
2008-07-25 21:27:47 來源:東北網  作者:孫曉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25日訊 題:王長聚:在振興東北框架內構築『三農三牧』發展新格局

  記者 孫曉銳

王長聚

  『三農』問題始終是關系到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問題。解決不好東北地區的『三農』問題,實現不了東北地區城鄉一體化發展,就不可能實現東北地區的科學發展和全面振興。在本次東北老工業基地區域發展論壇上,內蒙古政協副主席王長聚作了如上表述。

  王長聚介紹了內蒙古解決『三農三牧』問題的基本思路:在人口和產業空間布局上,提出要大力調整生產力布局結構,積極推進農村牧區人口向水土條件較好的地區,以及城鎮和工業園區進行『收縮、集中、轉移』;在提高現代農牧業發展水平上,提出要提高『三個比重』,即提高畜牧業特別是農區畜牧業在大農業中的比重,提高種植業中優質、高產、高效作物的比重,提高農畜產品加工增值的比重;在推進產業化經營上,提出要突出抓好龍頭企業、基地建設和利益聯結三個環節;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三農三牧』的工作指導上,進一步放寬眼界,提出了『三個找出路』的要求,即解決農牧業問題要從非農牧產業上找出路,解決農村牧區問題要從推進城鎮化上找出路,解決農牧民問題要從減少和轉移農牧民上找出路;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建設上,提出要突出抓好『發展、提高、建設、培育』四個關鍵環節,即大力發展農村牧區生產力,大力提高農牧民收入水平,大力加強農村牧區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培育和造就新型農牧民。

  對於如何加強推進東北地區『三農三牧』發展,王長聚建議,進一步深化農村牧區綜合改革和城鎮有關制度改革,消除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制約因素。轉變發展方式,加強生態建設與保護。大力推行避災農業,積極調整生產力布局,延長『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期限,保證接續替代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加大有效投入,償還基礎設施欠賬。對振興東北戰略實施范圍內的地區,減少國債項目地方配套資金比例,在農村牧區水、電、路、學校、醫院等公益事業項目實行零配套資金政策,盡快提高東部地區尤其是東部農村牧區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聯合采取行動,消除制約發展瓶頸。生態建設方面,國家盡快建立完善生態補償機制。水利工程建設方面,國家盡快把北水南調工程提到日程。用電方面,實現城鄉用電同網同價。糧食生產方面,減輕糧食主產區財政風險,減少新掛賬貼息額度,放寬掛賬消化時間,放寬風險金使用范圍。社會事業方面,應增加轉移支付額度,解決『兩基』達標負債和進一步鞏固提高形成的資金缺口問題,特別是解決好加強民族教育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問題。

責任編輯:邵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