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6日訊 從7平方公裡起步,擴大到24平方公裡,再修編規劃為69.34平方公裡——歷經10年成長進步的呼蘭河新型工業園區,日前被省委、省政府確定為哈大齊工業走廊核心示范區。作為『1+5重點突破計劃』(『1』即呼蘭河新型工業園區,『5』分別是平房區、松北區、肇東市、大慶市和齊齊哈爾市工業園區)龍頭,該示范區將成為哈大齊工業走廊的重要引擎。
2005年,省委、省政府開始實施哈大齊工業走廊戰略後,呼蘭區在利民開發區基礎上,規劃了69.34平方公裡的呼蘭河新型工業園區,成為哈大齊工業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去年,該園區完成開發建設總投資222億元,形成固定資產156億元,其中基礎設施投資30多億元。批准進區企業260戶,初步搭建了以食品、醫藥、信息、房地產開發、人纔培訓為主導的產業體系。2007年,園區完成總產值30億元、財政收入3.7億元、出口總值5500萬美元,吸納就業2.1萬人。
據介紹,以利民開發區為核心的呼蘭河新型工業園區,是區位條件優越、產業集群明顯、基礎設施功能完善、發展空間廣闊的城市新區,也是哈大齊工業走廊規劃區中成長性、形象度最好的區域,更是哈爾濱未來建設中最具活力和開發潛質的區域之一,完全符合省委、省政府闢建哈大齊工業走廊核心示范區的戰略構想。
據呼蘭區委書記劉世勛介紹,按照省委、省政府哈大齊工業走廊『1十5重點突破計劃』,呼蘭河新型工業園區將重新確定發展定位,即科技型、集約型、創新型、外向型的哈大齊工業走廊先行示范區和新型工業化產業聚集區;工業化、生態化、信息化、民營化主導功能突出的多種功能兼備的現代城市新區;新型工業化和城市現代化同步推進、協調融合,綜合競爭力較強的標志性示范區及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哈市江北新興工業板塊核心區、現代服務業重要增長極、主城區的現代城市新組團。在新的發展定位上,該園區還將完成新的產業布局,即『6+3』:綠色食品、生物醫藥、機械制造、信息及服務外包、科技教育和旅游文化等6個產業園,現代物流、公共服務和生態居住等3個配套服務園區。
呼蘭河新型工業園區擬分三期建設。近期為2008年至2012年,規劃建設15平方公裡,其中圍合灘涂地5平方公裡、綠色食品產業園區3平方公裡、科教信息產業園區2平方公裡、生物醫藥產業園區1平方公裡、機械制造產業區1平方公裡、綜合配套服務區3平方公裡。預計到2012年,呼蘭河新型工業園區建設面積將達到32平方公裡,實現產值480億元,實現財政收入1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