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31日訊 近年來,黑龍江省各級審計機關廣泛開展了績效審計實踐。據統計,全省各級審計機關自2003年以來共開展績效審計項目20724個,佔審計項目總數的92.36%。經過審計和審計調查,共查出損失浪費和造成潛在損失問題金額65.98億元,審計後促進增收節支金額28.26億元,挽回和避免損失金額1.37億元。
2003年以來,黑龍江省各級審計機關堅持把開展績效審計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審計創新發展的重要手段,以促進建設責任政府、績效政府為目標,把績效審計作為審計工作的發展方向,不斷拓寬績效審計的工作思路,大力推進績效審計的實踐和探索。績效審計開展初期,實踐經驗不多,具體內容、標准、方法等還缺少成熟的依據,但省審計廳按照審計署要求,打破思想上的束縛,利用已有的理論思路、工作實踐基礎和條件,先開展再規范,組織各級審計機關邊探索、邊實踐、邊總結,在實際工作中,解決條件不足『不能審』、經驗不足『不敢審』、缺少方法『不會審』等認識誤區和問題,逐步打開了工作局面。
省審計廳把開展績效審計作為一項長期工作,納入審計工作發展規劃,他們緊緊圍繞績效審計的目的性、緊緊抓住重點環節,將財政性資金投入大、政府重點投資建設的項目,黨政領導關心、社會關注、關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項目作為主要對象,以揭示查處因決策失誤、管理不善造成的重大損失浪費為主要內容,以促進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推動相關部門單位深化改革和提高管理水平為主要目標,把專項審計調查作為績效審計的主要方式,開展績效審計。通過揭示管理和效益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從政策、法規的層面加強分析研究,有針對性地提出審計意見和建議,把查處問題與促進改革、完善制度、強化管理、提高效益結合起來,全面提昇績效審計成果。
2003年以來,黑龍江省各級審計機關結合財政審計、經濟責任審計、行業專項資金審計和審計調查,相繼開展了振興老工業基地建設項目審計調查、雙鴨山東榮三礦建設項目竣工決算及績效情況審計、17所高校基本建設情況審計調查、天然草原恢復與建設項目績效審計、馬家溝綜合整治項目績效審計、百村扶貧資金績效審計、農業綜合開發資金100個土地治理項目績效審計、少數民族發展資金和地區補助資金績效情況專項審計調查、全省中小企業發展基金貼息資金審計調查、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經濟責任審計、污水治理建設項目使用效果審計調查、農村公路建設項目等績效審計和審計調查。在各個審計項目中,各級審計機關都圍繞經濟活動的效益性、效率性、效果性,從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對照資金投放目標、資金管理使用標准,揭示、分析和評價各部門、單位、項目在資金撥付、管理、使用中存在的不科學、不規范、效益低下等問題,深入查找體制、機制、制度和政策等方面存在的深層次原因,加大處理處罰力度,並突出『政策、資金、管理』三個重點,形成績效審計和專題審計調查報告,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議,促進完善宏觀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打造了一批有特色、有價值、有分量的審計項目。
據悉,今後黑龍江省各級審計機關將進一步增強績效審計理念,把審計的目標落實到完善管理、提高效益、推動發展上。堅持『點、線、面』結合,把部門財務收支、專項資金、預算執行等審計緊密結合起來,構建『立體式』績效審計模式。對於應繳未繳、擠佔挪用、滯撥資金、配套資金不到位、超預算使用經費、鋪張浪費,以及決策失誤、施政措施不當造成損失浪費、國有資產流失等問題,都要從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對照資金管理使用標准和目標,從效益性、效率性、效果性等方面進行分析和評價,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議,促進完善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