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5日訊 教室陰暗,四五十名學生三人一桌上課,教師東拼西湊,收費沒有統一標准……這是日前記者在對哈爾濱市農村部分假期補課班采訪時看到的普遍現象。
找幾名老師租間房就開班
7月31日,雙城火車站前街致富胡同11號,有一間十幾平方米的低矮小屋,外人很難看出這是一個補課班。室內桌椅破舊,燈光昏暗,七八個孩子正在上課。正在講課女老師說,補習科目是小學英語,假期補課費120元,中午如果在此就餐,費用要多一些。記者問,哪裡的教師來這裡任教,這位女老師說,她平時負責管理,偶爾也講課,大多是從哈市聘的老師講課。當問到經營執照時,她解釋說:『都是周圍鄰居的孩子,也就是幫著教教,哪用什麼執照啊!』
在雙城萬家屯的最西端有一個李蘭補課班,由在校大學生給小學生補課,每人每月收費100元左右,同樣無執照。
記者了解到,這樣沒有執照的補課班較為普遍。知情人透露:『辦執照還要交稅,所以多數是湊20多個學生,找幾個教師,租一間教室就可以開課,根本沒人管。』
環境惡劣存安全隱患
很多補課班為了多招收學生、較少支出,租用簡陋教室,七八十人上課時不開風扇,晚上五六點鍾纔開燈。
在香坊區成高子屯香和小學,記者看到教學樓裡有很多孩子正在上課,教學樓旁邊的一排平房裡也有補課學生。記者以給孩子找補習班為由詢問了正在上課的負責人。負責人告訴記者,正在教室上課的數學老師是牡丹江師范學院的大四學生,是自己的妹妹。在不足十二三平方米的房子裡,有十幾個學生正坐在桌子前寫老師剛剛布置的作業,雖然是白天,教室內光線暗得難以看清黑板上的板書。距離教室三米外是工地,噪音不絕於耳。
在道外區團結鎮的一個初中補課班中,近三十平方米的教室內,竟坐滿了六七十名學生,第一排學生座位距黑板一米多。這樣擁擠的狀況並不是個別現象,有的補課班為了所謂的安全,甚至將教室窗戶用鐵條焊死。
利益驅動鄉村補課漸火
這兩年,農村中小學補課班越來越多,大有趕超城裡之勢。僅雙城堡就至少有二十幾家文化補課班,收費隨意性較大,一個月從百元到八九百元不等。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辦班老師說,近一兩年農村補課班增多了,主要由於很多農村家長開始重視孩子的教育。農村補課班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成為一些人賺錢的工具。據悉,一些城裡的補課班都是在放假之前,到各個鄉鎮學校招學生,有的甚至動員班主任,讓班主任動員學生參加假期補課班。如果參加補課班的學生多,老師還有一定的提成。一位老師說,去年他們畢業班就有十多名學生參加哈市知名學校老師辦的補課班,每個學生學費八九百元,加上吃住一個月下來得一兩千元,事後他得到較為豐厚的提成。
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農村一些補課班還經常以哈市知名教師來講課為幌子招生,收費也比較高。而實際上,哈市教師只是偶爾到農村補課班講課賺外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