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體育
搜 索
黑龍江省選手李艷鳳:目標衝進前八
2008-08-07 16:16:15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於鴻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情同父女的張景龍和李艷鳳

  東北網8月7日訊 我要飛得更高,更高更飄,似彩虹,如流星,劃過鳥巢的天際,去實現奧林匹克的目標。18年前,29歲的『龍江餅王』張景龍在1990年的北京亞運會上,奮力一擲,就是61.72米,榮膺冠軍,被譽為『亞洲第一餅』。18年後,『亞洲第一餅』的學生、29歲的龍江姑娘李艷鳳將出現在第29屆北京奧運會的鐵餅賽場上。5日晚,在北京國家體育訓練局西門外的冷飲廳內,吃著冰淇淋的李艷鳳對記者說,在鳥巢擲鐵餅,目標就是進前八。

  強將手下無弱兵

  記者眼前的張景龍和李艷鳳,活脫脫一對父女:同樣的白色印著國旗的體恤和運動短褲,同樣高大魁偉的身材,同樣的國字臉,同樣的小眼睛……張景龍身高1.90米,李艷鳳1.79米,張指導體重有100公斤,艷鳳也超過90公斤,站在這兩位鐵塔似的龍江老鄉中間,記者的第一感覺是安全,第二感覺是別惹他倆,不然把我當成鐵餅,扔出60多米,後果不堪設想。

  沒有體育大腕的擺譜,沒有娛樂明星的架子,記者與張景龍和李艷鳳邊吃冰淇淋邊聊著家常,隨意、自然,一如異地見到老鄉般親切。記者留意到,李艷鳳的手很粗糙,握著不像是女人的手;沒穿襪子的張景龍,腳脖子和大腿的皮膚是兩個色兒,那是烈日裡露天督訓,陽光留下的傑作。

  在1990年舉行的北京亞運會上,張景龍用響當當的成績說話,在鐵餅比賽上,登上了最高的領獎臺。加上1989年11月27日在印度新德裡舉行的亞洲第八屆田徑錦標賽上拿到的冠軍,兩年倆冠軍,而且是大滿貫,『亞洲第一餅』的稱謂當之無愧。

  1995年的春天,張景龍第一次看到李艷鳳,這個梳著運動頭的、梗著脖子的、瘦瘦高高的姑娘讓慧眼識珠的張景龍過目難忘。1998年,張景龍到國家田徑隊任女子鐵餅專項主教練,李艷鳳跟著張指導一起到了國家隊。那一年,李艷鳳開始嶄露頭角,取得了全國青年錦標賽的冠軍。在張景龍的悉心指導下,第二年就在天津舉行的全國田徑大獎賽上擲出了63.67米的好成績,並開始在世界田徑投擲界小有名氣。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李艷鳳的成績一直在穩步上昇,取得的好成績也接踵而至:2000年,全國錦標賽第二;2001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銀牌;2002年,亞洲田徑錦標賽冠軍。繼張景龍之後,女子的『亞洲第一餅』從此稱霸亞洲,成績也提高到64.34米。在今年參加的7次比賽中,5次的成績超過了61米,成績穩定,狀態良好。

  『嚴父慈女』敘佳話

  不是記者說他倆像父女,就連食雜店看電話的也說他倆像一家人。故事發生在1999年的天津田徑大獎賽之後,先是張指導到食雜店的公共電話向省裡報喜,接著是李艷鳳給家人打電話說成績。等李艷鳳准備交電話費時,看電話的告訴她:你爸爸已經交了。

  『我對她要求很嚴,技術動作必須完成,成績指標必須達到,每堂課的內容都必須完成,腳磨出了水泡,挺著;手磨出了鮮血,忍著;我總跟她說,想要掌聲,先學會犧牲。』訓練場上眼裡不揉沙子的張景龍,在訓練方案的制定中很樂意聽取民意,訓練場上,李艷鳳的一舉一動,都被攝像機記錄著,訓練後看錄像的時候,張景龍總願意聽聽弟子對自己的評價,甚至是訓練建議,然後在接下來的訓練中做出微調,強度和難度絲毫不會刪減。但記者了解到的是,訓練強度也並非一成不變,每當李艷鳳不舒服時,張指導總會當即做出調整。

  『我們張指導的心賊細,訓練場上,我的情緒一有波動,他就能看出來。有時候,趁他回身的時候想喘口氣,他總會背後長眼睛一樣提醒我別偷懶。他的眼睛像錄像機,每次訓練總結的時候,總是一處不漏地指出我的不足,有時候,想撒個謊都逃不過他的火眼金睛。』聽著李艷鳳和張指導在互相說好話,記者深深感受到了一份父女親情。『在別的方面,我不行,在擲鐵餅上,我蠻好的。』說話聲音很柔的張景龍很謙恭。

  奧運將至,國人期望很高,張景龍也面臨著給李艷鳳減壓的問題。張景龍對記者說,『李艷鳳是見過世面,參加過多次世界大賽的選手,我不會和她心平氣和地談,那是此地無銀三百兩。我只會在訓練之餘,陪她喝可樂、吃冰淇淋、遛彎,甚至是給她買點兒小零食或者是奧運紀念品。』

  雅典的艷鳳哭了

  『我喜歡劉若英和劉德華的歌,喜歡看成龍的電影。』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李艷鳳沒有什麼特別的愛好,和張景龍一樣,有的是對這份事業的堅持與不棄,付出的卻是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甚至是折磨。

  屈指算來,張景龍在國家隊的日子已經走過了10年,一年在家的時間不足4個月,其他大部分時間要在國家隊度過,生活的壓力都放在了住在哈爾濱的妻子身上,妻子被黑龍江省體育局評為了教練員的賢內助,張景龍卻在無人處暗自神傷。李艷鳳的付出也是顯而易見的,快30歲了,個人問題卻因沒時間而一再耽擱。

  2004年8月23日22時的雅典國家體育場,是李艷鳳不會忘記的地點和時刻。那一刻,她正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參加雅典奧運會,是李艷鳳夢寐以求的事,可惜的是,賽前感冒的李艷鳳,最終被擋在決賽的八強之外,獲得第九名,其他三名被淘汰的運動員已經退場了,唯獨剩下她自己,坐在賽場上淚如泉湧。雅典奧運會的記憶被濃縮成一張長2米、高30厘米的大照片,至今還是她參加北京奧運會的最大動力。

  曾險些提前退役

  命運是變幻莫測的。在雅典鎩羽而歸的李艷鳳,2005年又受傷了,是擲鐵餅的右手,而且傷得很重,這下可急壞了張景龍。醫生建議手術治療,摘除手上的周狀骨,手術之後的恢復情況像天氣一樣難以預料。張景龍決定給李艷鳳做保守治療,他走遍了桂林、成都、北京、上海的骨科專項醫院,得出的結論是:建議放棄鐵餅運動,進行手術摘除治療。此時的李艷鳳,吃飯改成了左手,右手已經連濕毛巾都擰不動了,訓練完全停止,處在了『退役狀態』。

  老天爺在烏雲後露出了笑臉,張景龍終於在雲南集訓的國家競走隊找到了王雲坤醫生。『給我一個月,治不好我就沒辦法了。』在王大夫的精心治療下,一個月後,李艷鳳的手能握拳了。兩個月後,她的手已經大有起色,最後,竟然奇跡般地好了。

  『我要參加北京奧運會!』李艷鳳的話,讓張景龍長舒了一口氣。在2007年1月20日,受傷病折磨近一年的李艷鳳重新回到了訓練場。每天訓練5個小時,戶外4個小時,室內1個小時,一堂訓練課下來,李艷鳳的汗水總要濕透兩套運動服。沒了節假日,練不好,星期日也要在訓練場上;練好了,星期一纔可以睡懶覺。

  說易做難,張景龍和李艷鳳在國家隊十年如一日地堅持著,目標就是奧運會女子鐵餅進決賽。張景龍說,『我有個夢想,就是要參加奧運會,自己不能參加,也要當個好教練,讓自己的弟子參加。每每看到艷鳳拋出的鐵餅在空中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總是莫名的感動。我奪得北京亞運會冠軍的時候,咱們省的領導和單位同事,去給我70歲的媽媽報喜,我媽媽就會張著嘴樂,聽著人家說你家景龍真不簡單,老娘的那種幸福不是金錢能夠換來的。黑土地培養了我,養育了李艷鳳,我們就是要在家門口舉辦的奧運上,全力爭取好成績,給家鄉人帶去勝利的喜悅。』

  男子『亞洲第一餅』培養了女子『亞洲第一餅』,而且都是咱黑龍江人,僅這一點,在奧運會期間,就足以讓父老鄉親自豪,如果還能有突破,那就是像過年放鞭炮的喜事了。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