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5日訊 今天出版的《黑龍江日報》刊登了中共牡丹江市委書記徐廣國的文章《打造兩個『黃金通道』》,全文摘錄如下:
一、服務東北亞,全面推動對外開放的戰略昇級
以哈牡綏東開放帶為載體,重新審視、定位、規劃,盡快把牡丹江建設成沿邊開放的先導區和休閑避暑勝地。
(一)發揮口岸通道優勢,全力打造沿邊開放先導區。一是推動對外貿易合作的戰略昇級。調整產品結構,盡快擴大俄重油、鐵礦砂、化工產品的進口量,擴大機電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調整貿易方式,大力發展一般貿易、加工貿易、服務貿易,引導有實力的企業與俄方合作。調整市場結構,加強對韓經貿合作;調整企業結構,集中力量培育骨乾龍頭企業,發展總部經濟、樓宇經濟。二是暢通陸海聯運大通道。提高綏芬河鐵路口岸過貨能力和換裝能力。加快物流業發展,支持綏芬河保稅區建設。加快立體交通網絡建設。加速推進跨國跨省通關異地聯檢,提昇口岸通關效率。三是打造外向型產業發展基地。闢建跨境合作園區、物流基地,積極申辦綜合保稅區,建設對俄木材精深加工、化工、能源、家電、紡織服裝、農產品出口加工和信息產業基地,努力把牡丹江打造成『東北亞區域物流中心』、『中國新興地板之都』、『中國食用菌之鄉』、『中國風電之鄉』、『黑龍江省煤電化基地』。
(二)發揮自然生態優勢,打造休閑旅游勝地。一是做大做強旅游主體。做大做強鏡泊湖旅游,盡快實現上市,成為牡丹江乃至黑龍江的旅游龍頭。二是加快旅游環境建設。與哈爾濱、長白山、海南以及俄羅斯、韓國等國家和城市建立旅游合作互動機制。三是做大會展經濟。
(三)發揮邊貿旅游業的拉動功能,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一是帶動區域經濟共同發展。按照建設大牡丹江的構想,與哈大齊工業走廊及雞西、七臺河等煤炭群城市實現優勢互補,與亞布力、吉林長白山等地聯手打造東北地區旅游黃金線路。二是帶動相關產業協調發展。三是為全省開放型經濟的發展提供服務。積極謀劃打造與哈大齊工業走廊錯位發展、比翼齊飛的哈牡綏東產業帶、加工帶、開放帶。
二、積極創造條件,為邊貿、旅游業的大發展提供保障
(一)基地保障。一是加快互市貿易區建設步伐,二是爭取在綏芬河設立綜合保稅區。三是重點推進哈牡綏東開放帶建設。
(二)通道保障。一是適應國家提昇沿邊開放和全省對俄、對韓開放戰略昇級的要求,增加口岸過貨、過客能力。二是加快推進陸海聯運大通道實質性運作。三是加快跨國鐵路網絡建設。四是加快打造便捷的空中通道。五是加開公路過境車數量和班次。
(三)政策保障。一是擴大異地辦照試點范圍。二是增加全省邊貿、旅游、航空等發展基金額度,緩解融資難的問題。三是在外匯核銷、配額使用、稅收政策等方面,對邊貿企業給予重點扶持。
(四)機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