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6日訊 『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還有一位老船長。』這首動聽的《外婆的澎湖灣》,早在很久以前就唱進了『老哈人』的心坎裡,夢想著有一天能在海邊安家,看潮起又潮落。
如今生活富裕了,腰包鼓起來了,『老哈人』有能力到海濱安家置業了,誰知,購得的海景房卻難稱人心意。據了解,從去年開始,大連、三亞、威海、煙臺、珠海等外地賣房團紛紛登陸冰城,展開宣傳攻勢,熱賣沿海房。但因為距離遙遠,『老哈人』不能實地看房屋環境,相信一面之詞,結果上當受騙。哈市房產住宅局相關負責人也向記者證實:從去年開始,異地購房的投訴逐漸增多。
這不得不引起大家的警惕,本報通過此文揭露一些外地賣房團的『貓膩』,提醒『老哈人』要高度警惕,買房時務必全面實地考察,以免上當受騙。
買處海景房看不到海!
『15萬元即可入住海景房,天天可看海。』手拿著所買房子的宣傳單,市民季群格外氣憤:『我都打了十幾個電話了,海南那邊推托讓找這邊的賣房人退款,但這邊又讓我找海南那邊公司的人,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季群介紹說,去年『五一』他在江邊逛街時接到一張賣海南房的宣傳單,15萬元就可買一套30多平方米的海景房,他立刻動心了。於是按照地址找到了哈市香坊區南直路上的售房處,在看了房子模型及房子建設的實況錄像後,他覺得很滿意,就交了4萬元購房訂金。今年7月初,對方通知交房子餘款,之後,他出差順道到海南海口房子所在地實地查看,卻發現樓盤附近根本沒有海。『我詢問後纔知道,從房子所在地到海邊,坐車需要兩個多小時,根本談不上家中看海。』
買的是海景房卻看不見海,覺得受了欺騙的季群找到海南當地售樓處。『對方說要退房得找哈爾濱賣房的負責人,但我找了兩次,負責人李女士卻說錢打到海南了。我反復聯系了一個月,對方還是推托。』季群對記者說。
13日,記者跟隨季群來到香坊區南直路的這家海南房售樓處,但這裡只是一處民房,外面沒有懸掛什麼牌匾。一位女士告訴記者,『這裡原先租出去了,好像是售樓的,但一周前人員就都撤走了。』接著,記者撥打了季群提供的該售樓處電話,對方接通後表示,『在海南,這樣的房子已經離海邊很近了。如果季先生要求退錢或交剩餘的錢,都要聯系海南的售樓處,因為這邊賣房的工作已經結束了,雙方解除合作了。』
陽光、海浪、沙灘……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外地在哈銷售異地房十分火暴。從去年開始,大批外地房地產企業登陸哈市,海南、大連、威海、青島、煙臺等異地房銷售點遍布街邊。因為既可作度假房又可投資賺錢,吸引了不少像季群這樣的市民購買。但因為離得遠,看不到現場的實際環境,僅靠宣傳材料買房,使得不少市民上當受騙。
10萬元買房還可辦落戶?
近日,記者在走訪部分異地房售樓處時發現,外地樓盤在哈銷售全靠宣傳吸引人,像『三亞印象』、『海洋之星』、『碧海藍天』、『依山傍海』等『海』牌成為樓盤宣傳的熱點。一些售樓處在銷售『操作』上也存在違規的現象。
『10萬元即可落戶海邊。』在哈市會展中心附近,記者找到一家威海樓盤的售樓處。售樓的金小姐告訴記者,買房後還可辦理威海的戶口,但要求一次性付清房款。記者表示,買房落戶是否寫入合同。她說,合同是買房合同,得簽完協議買了房後,公司纔能幫助辦理戶口的事項。
對此,哈市一位律師表示,買房人如有遷移戶口的需要,需要特別注意合同的簽訂。如果對方連合同都不肯簽訂,消費者就應該當心了,一旦出現問題,消費者的權益很難保障。
記者通過詢問還了解到,該樓盤是期房,明年年末纔可入住。當記者要求查看預售房許可證時,金小姐表示『還沒有,但馬上就下來』。據了解,按照相關規定,無論是期房還是現房,開發商都要取得預售房許可證纔可銷售。所以,該售樓處屬於違規售房。
13日,在哈市南崗區果戈裡大街上,一位女士正紛發大連售房的傳單,上面顯著標明『開通看房免費直通車,看房、旅游一站搞定』的宣傳語。記者表示想看房,對方則說必須先交5000元買房訂金,然後帶著去大連看實房。『如果看不中,沒買怎麼辦?』對方則表示,『這個樓盤不行,我們大連那邊還有很多樓盤,一定會有你想要的。如果真不買,按合同規定的辦。』記者追問『到底能退訂金嗎』,她則說,簽合同就知道了。此外,該宣傳冊上還寫著離海邊浴場5分鍾路程,但記者詢問後纔知道,這個海邊浴場景區還沒建呢,只是規劃項目,什麼時候建完說不准。
異地購房投訴逐年增加
采訪中,哈市房產住宅局相關負責人也向記者證實:從去年開始,異地購房的投訴逐漸增多。據粗略統計,從今年年初至今,該部門已經接到四五十起哈市市民異地購房遭騙的投訴,基本上都是反映與原來買房時的承諾不一樣。
他表示,市民了解外地房產多是通過展會或當地售樓處的宣傳,僅憑看宣傳買房,根本了解不全異地樓盤的實際情況和周邊環境。通過消費者的反映,在外地購房出現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售房宣傳上說8萬元海邊安家,但交錢後房子一年也沒蓋起來,而本地銷售點早就撤了;入住外地的房子後卻發現手續不全,辦不了產權;組織免費看房,但對方卻又偏要收路費;交了首付房子不想要了,還得到海南討錢;買房子對方幫助出租經營,但管了一年人就撤了,沒手續人財兩空;號稱5分鍾路程到海邊,卻是開車5分鍾;進戶後房子面積縮水了……
本埠管理部門很難插手
記者走訪部分異地在哈市的售樓處發現,除了少部分樓盤由本地中介代為賣房外,大部分外地售樓處是租用哈市場地和銷售人員來賣房,而賣的多是期房。雙方又采取分紅方式合作,所以一旦雙方合作結束,售樓處也就撤了。如果一兩年後房子進戶後,產生糾紛根本找不到當地的人,只能與異地房產公司解決,這給消費者維權帶來諸多障礙。
諸多管理部門相關人士表示,現在大連、威海、海口等地的『度假兼投資』的哈爾濱人不斷增加,僅山東威海的銀灘,平均每周就被『老哈人』買走10套房。雖然市民熱買異地房,但權益卻很難得到保障。因為本地對外地在哈賣房缺乏監督措施,管理尚是空白。
哈市房產住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房屋監管部門,只是針對本地樓盤銷售的行為進行規范管理。而這些外地樓盤在哈銷售,不需要到當地房產部門備案銷售,哈市目前對其沒有管理的明文規定和管理權限,因而也無從查證對方手續是否齊全、賣房是否合規。
作為市場監管的哈市工商部門有關人士則解釋,外地在哈售房只有在本地有交易,纔需要在工商部門進行登記。而一般在哈銷售房的都是以委托本地人或設立辦事處來開展業務,表面只宣傳、推介樓盤,而交易由外地樓盤銷售者簽合同,不在本地發生消費行為,所以一般都不會主動進行登記,所以工商部門無權限對其進行監管。
暗存風險買房須謹慎
因無法查證,缺失監督管理,所以異地購房會使市民遭遇一些難預料、難把握的風險。對此,哈市房產部門、法律界人士對異地購房行為提出了建議,並提醒消費者要謹慎對待。
哈市房產住宅局相關負責人提醒,異地購房要謹慎對待,首先是看房風險。目前有很多異地購房銷售公司,其中有的很不規范,會以各種方式引誘看房者去當地看房,但是一些看房人到現場纔發現所看項目與代理公司所說出入較大。
其次是產權風險。建設在旅游景區的住宅有可能存在違規亂建現象,有些可能是小產權住宅,這些違章建築的交易過程不受法律保護。
第三是付款風險。一般異地購房都要求一次性付款,這就把全部風險轉加在市民身上。相對來說,用按揭方式付款由於有了銀行等機構間接把關,相對安全。
第四是房屋質量風險。一些到哈來售房的開發商資質低、專業水平不足,使房屋質量很難保證。
最後是生活配套設施物業管理風險。目前人們購買外地房產多數是以假期居住和養老為主,配套和房屋空置就成了較明顯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