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局縣共建助農增收 綏陽跳出小林區融入大環境
2008-08-18 09:19:2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孫景輝 張旭光 賈紅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18日訊 王益成是綏陽林業局細鱗河經營所的一名資源監督員,今年,他們家共栽植了3萬袋木耳,由於質量好,每斤賣到22元,僅此一項全家年收入就有3萬元。這兩年在綏陽林業局,黑木耳栽植不僅給林區百姓帶來了豐厚的收益,還讓東寧縣的很多百姓也因此走上致富路。記者在綏陽林業局采訪時了解到,靠栽培黑木耳,林場職工就可年均增收3000元,東寧縣農民人均增收2038元。

  如今,綏陽林業局和東寧縣不僅聯手制定了產業發展規劃,還建起了全國最大的黑木耳交易市場。作為多種經營的一項產業,黑木耳並不稀奇,可是綏陽的黑木耳產業為何別樣精彩?綏陽林業局局長盧孝東道出了答案,是綏陽林業局與東寧縣的聯手出擊纔打造出了這個『黑木耳全國單打冠軍』。

  近幾年,像這樣的聯手出擊綏陽林業局沒少搞,比如他們利用自身林木資源和在綏芬河、東寧口岸進口俄羅斯木材的優勢,與綏芬河、東寧縣聯合招商引資興建了規劃面積73萬平方米的細鱗河、二道崗工業園區,一期工程已入駐企業17戶,東寧縣為此出臺了招商引資『免收3年企業所得稅』,『自招商企業納稅之日起,每年按企業上繳縣級財政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地方分成部分60%返還綏陽林業局的優惠』,同時穆棱市也制定了『返還40%給林業局』的互利政策;他們還利用施業區的風力資源,從穆棱市引資4.8億元,在雙橋子林場建風力發電站。

  盧孝東說,綏陽林業局曾有過極度危困的時期,從1998年天保工程實施後,林業局得到工程『輸血』,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但是由於替代產業不強,企業仍舊連年虧損,『兩危』困境沒有從實質上得到改變。與此同時,林業局周邊的綏芬河市、穆棱市和東寧縣卻依托對俄貿易優勢實現高速發展,成為全省東南部地區經濟發展的增長極。從2000年開始,在經過深入調研後綏陽林業局決定打破自我封閉的局面,利用林區的資源、技術等優勢開展與地方合作共建,走一體發展的道路。這一想法正與綏芬河市、穆棱市和東寧縣不謀而合,於是綏陽林業局與一縣兩市迅速建立了發展伙伴關系。

  隨著局縣共建的深入開展,他們還將合作的觸角延伸到資源保護和發展社會公共事業。過去,綏陽林業局施業區內大、小綏芬河兩岸遍布農田,在治理過程中,東寧縣、穆棱市、綏芬河市與綏陽林業局聯起手來,共同治理,總共完成退耕還林3.3萬畝,使治理區的水土流失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兩年來,綏陽林業局共拆除破舊屋棚130多處,鋪設路面6萬多延長米,使林業局的環境得到極大改觀。

  打破自我封閉和行政壁壘,將林區的發展建設融入到區域經濟發展的大環境中,借助地方的支持,將林區的資源和產業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這是綏陽林業局走出困境的根本原因,同時在『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相互帶動、和諧發展』的原則指導下,區域經濟的發展也得到了促進。對於未來,盧孝東說:眼下的綏陽雖然已度過了最危困的時期,但與地方經濟發展的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今後,隨著綏陽與一縣兩市共建層次的不斷提高,規模不斷擴大,綏陽林業局一定會盡快扭轉自身仍舊滯後於地方經濟發展的狀況,並最終融入到東南部地區一縣兩市這個經濟發展的增長極中。

  背景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森工總局黨委、總局將局縣合作共建工作確定為2008年重點推進工作,並明確提出『森工要跳出林區看發展,合作共建創新路,積極主動融入到全省區域經濟大環境中去』。目前,全省已有14個林業局超額完成了年初總局提出的2008年局縣共建啟動單位達50%的目標。通過一些先行試點單位在生態環境和區域經濟、特色產業、對俄開發和生態旅游以及小城鎮建設等領域的合作共建,合作雙方都取得了比較滿意的結果。預計到2010年,森工企業將實現全面共建。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