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9日訊 爭建博士後工作站,爭報專利產品,爭相『聯姻』高校及科研院所開發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如今的哈埠民營科技企業已形成這樣一股潮流。據統計,目前,哈市有8家民企建立了博士後工作站,本地70.9%的專利由民企申報,60%的新產品由民企開發。
記者從昨天召開的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全省非公經濟發展論壇上了解到,目前哈市民營科技企業總數達5480戶,實現技工貿總收入531.9億元,光宇集團、泰富實業公司和新中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高科技企業規模不斷壯大,效益不斷提昇。目前,全市申報的4293件專利中民營企業的專利達3043件,佔專利總數的70.9%。
來自市中小企業局的統計顯示,目前哈爾濱市民企已建立具有一定實力且形式多樣的科技研發機構270家,其中華崴焊接股份有限公司、億陽集團、九洲電汽集團、光宇集團等8戶企業分別建立了博士後工作站,有19位博士後在站工作,有31位博士後已完成課題出站,博士後們為這些企業攻克了一道道技術難題。已培養了8位博士後的華崴焊接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將博士後們的所有科研成果轉化到了生產中,開放式智能化切割機數控系統等科研成果讓華崴公司走上了一條投入少、見效快的科技攻關捷徑,該企業已成為國內外同類企業中的『領軍者』。剛剛從華崴公司出站的博士後郭艷玲介紹說,企業的車間和生產線為她提供了比學校實驗室更直接的科研基地,大大提高了她搞科研的速度和效率。
據初步統計,哈爾濱市745家技工貿總收入在100萬元以上的民營科技企業,近年來每年的科技投入都超過10億元,佔這些企業銷售總額的3.4%,遠遠高出其他類型企業。為鼓勵技術創新,加大研發投入,新中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每年按銷售收入8%的比例提取研發基金,作為集團戰略項目和研發項目費用的保障,從而保證了技術創新及產品開發的後勁。紅光鍋爐集團出資與哈工大共同研發的大型高溫熱水鍋爐,經科技部、國家環保總局等權威機構組織鑒定,獲得了『中國首屆工業鍋爐節能產品』、『國家級重點新產品』,目前已投產並成為企業創收的拳頭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