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綏棱縣諾敏河村人新生活日子堪比城裡人
2008-08-22 15:00:40 來源:東北網-農村報  作者:宮羽生 支開朋 王秀玲 許思茗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22日訊 『咱諾敏河村人的生活如今不比城裡人差』,這是綏棱縣上集鎮諾敏河村人自豪的感言。近日,記者專程來到這個綏棱縣新農村建設的樣板村,親身感受到了小村的文明建設與村民們和諧富裕的生活。

  (一)

  村民袁長青的家,寬敞明亮,家電家具,絲毫不遜城裡人。比城裡人家庭更美的,是他家花園一樣的庭院。『這只不過是村裡一戶普通的人家。』村黨支部書記李秀斌說,他向記者介紹,經濟發展是新農村建設的基礎,近幾年村裡沒少在發展村級經濟、幫農民致富上下工夫。諾敏河村是水稻生產專業村,但傳統耕作方式一直制約著水田生產,2006年,他們確立了建設國家級千畝水稻示范園區,發展現代農業促進生產發展的思路。今年采取了兩段式育秧、高臺大棚育苗、超稀植和機械插秧等先進的栽培技術種植了近萬畝水稻,並且全部實現了測土配方施肥。現在新稻長勢喜人,據預測,水稻公頃產量比近幾年的平均水平要高出500多公斤,人均可增收400元左右。為了充分利用稻草資源豐富的優勢,村裡還投資10萬元建成了新型草制品廠,現已投產。此外,門窗加工業、勞務輸出業和個體運輸業等輔業也為農民增收增添著一個個亮點。去年,小村人均收入已達到5000元。

  (二)

  發展小村社會公益事業、強化環境綜合治理,是逐漸富裕起來的諾敏河人多年的夢想。借助省財政廳政策性資金和縣政府專門下撥的專項資金100多萬元,這個夢想變成了現實。如今連通諾敏河村7個自然屯的6.5公裡路全部修成了平坦的白色路面。筆直的路面與整潔的農家小院交相輝映,1萬多平方米的休閑廣場與健身器材相得益彰。文體活動中心戶鄧廣友經常組織村民在廣場開展健康的娛樂活動。每當夜晚和農閑時間,廣場便聚集了眾多的村民,休閑娛樂,鍛煉身體,他們過上了和城裡人一樣的生活。

  為了改變廁所濫建,垃圾亂放,小橋破損的現象,去年村裡多方籌資,村民出勞務共同建設自己的家園。統一位置、統一樣式的環境綜合建設讓諾敏河村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裡的景色美了,人們愛護環境的意識也提高了。如今,在諾敏河村家家門口都有垃圾箱,村民們還自覺地組織起來,定期清理村屯中的垃圾。

  (三)

  諾敏河村村民富了,村民們的生活美了。但個別村民致富的步子慢,或因病返貧。怎麼辦?村乾部們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采取循環式扶貧的方法解決貧困戶的困難。兩年來,7戶村民通過循環資金解決危房問題,建起了新居。 『幫你致富、帶你脫貧』,新農村建設中心戶田久強也積極參與到公益事業中來,靠制作塑鋼窗、防盜門和修理農機具逐漸富裕起來的他,無償將技術傳授給村民,現有十多戶村民也搞起了塑鋼窗、防盜門加工。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