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8日訊 自2003年10月起,哈市婚前檢查由強制變為自願,婚檢率也由此持續下滑了五年。過去的五年也恰好形成了一個周期,首先享受『自願』的新人們,如今或陸續開始孕育後代,或剛剛初為父母。就在此時醫療部門發現,以前極罕見的『梅毒兒』和『乙肝兒』開始增多。專家指出,這些『梅毒兒』和『乙肝兒』的出現與不進行婚檢有直接關系。缺陷兒出生所帶來的痛苦,不進行婚檢所暴露出的隱患,讓我們不得不開始反思——婚檢到底該何去何從。
每一個生命的孕育和降生,對於父母來說都是一件無比幸福和喜悅的事。可當孩子出生後被告知染上了梅毒或者乙肝,這對家庭來說猶如晴天霹靂。2003年10月起,哈市強制婚檢改為自願婚檢後至今已將近五年,當時首先享受『自願』的新人們大多已經為人父母。在他們當中,一些人已經品嘗到了繞開婚檢後結出的苦澀果實。
生出『梅毒兒』毀了一個家
靈靈2006年出生在哈市某縣一個幸福美滿的農家,父母恩愛。然而,靈靈出生後精神頭一直不好,皮膚上還出現紅色的疹子,而且整日吃不好、睡不好、煩躁、哭鬧。靈靈出生後的第13天,父母帶靈靈進行新生兒篩查時被縣婦幼保健所的醫生告知,靈靈很可能是染上了先天性梅毒。隨後,夫婦二人帶著靈靈來到哈市婦幼保健院進一步確診。結果很快出來了,印證了縣婦幼保健所醫生的判斷——確實是先天性梅毒。靈靈的媽媽說,自己婚前與男友有過親密接觸,也許就是那時染上了病毒。今年6月,不滿兩歲的靈靈因為多種合並癥發作治療無效離開了人世,靈靈的父母也平靜地選擇了離婚,一個原本可以美滿幸福的家庭就這樣破碎了。
隱瞞病情無奈選擇引產
今年28歲的趙女士懷孕已經四個多月了,前兩天纔進行了第一次孕檢,檢查後醫生告訴她,她是一名『大三陽』患者。而且如果不加以乾預,乙肝病毒會直接傳染給胎兒,那麼孩子出生後就會患有『先天性乙肝』。聽到這個結果,趙女士原本興奮的心情一下全沒了,聽到醫生『終止妊娠』的建議後,她的眼淚掉了下來。趙女士說,以前自己知道患有乙肝,但害怕丈夫和婆婆家反對,結婚前就沒有進行婚檢,沒想到問題還是不可避免地出現了。
在做引產手術那天,趙女士一直在流淚,她的丈夫始終沒有出現過。趙女士說,婆婆家已經知道了這件事,他們都不肯原諒她。
『梅毒兒』增多與不婚檢直接相關
哈市婦幼保健院負責婚檢的王麗芬醫生說,自婚檢改為自願以來,前來婚檢的人數大幅度減少,與之相對應的便是『梅毒兒』或『乙肝兒』的出現。『這些「帶毒」孕育或出生的孩子在實施強制婚檢時真的是很罕見,有時幾年也遇不到一例,可這幾年幾乎每年都能遇到,「梅毒兒」我們去年一年就遇到了十幾個,「乙肝兒」就更多了。』王醫生擔心地說,這些『梅毒兒』和『乙肝兒』的出現,與不進行婚檢有著直接的關系。
記者從哈市婦幼保健院了解到,2004年1月至9月,他們在哈市部分地區對懷孕的婦女進行產前檢查時,發現妊娠合並肝病474人,妊娠合並尖銳濕疣9人,妊娠合並結核3人,妊娠合並梅毒或隱性梅毒81人。這些懷孕的婦女多數是沒有進行婚前檢查,在不健康的情況下懷了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