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31日訊 2008年北京奧運會,承載了這樣一個歷史使命——中國體育事業將迎來以『奧運爭光』為最高目標轉為群眾體育得到重點發展的拐點。面對『後奧運時代』,冰雪體育大省黑龍江該如何動作?
黑龍江省以其3800萬總人口與1540體育萬人口(一周鍛煉三次,每次一小時以上,運動強度中等以上)的比例被稱為體育大省。
2007年冬季,僅『百萬青少年上冰雪』活動全省就有245萬青少年參與,而在此前舉行的『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活動月中,我省有860萬人參與其中。另外,根據省體育局的統計,我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1.23萬人,按照0.5%的配備標准,到2010年全省還有7000人的缺口,這從一個方面說明了我省體育人口呈逐年增長的趨勢。
那麼,《全民健身計劃綱》實施12年來,我省人民國民體質狀況是否有所增強?全民健身活動發展開展得怎麼樣?全民健身活動還存在著哪些問題呢?
近日,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與全國平均值相比我省幼兒體質差男士肥胖者多一倍
對於人體而言,體質是生命活動和勞動、工作能力的物質基礎。
2005年,中國國民體質第二次監測工作開始在全國展開,這是繼2000年第一次國民體質監測後又一次大規模的國家行為,並規定今後每5年開展一次國民體質監測,我省國民體質監測工作也隨之展開。
當時任我省國民體質監測領導小組辦公室成員、負責編寫監測報告的王文波介紹,我省國民體質監測工作自2004年年底啟動到2007年3月國民體質監測報告發布,歷時兩年多時間。該監測報告是目前為止我省國民體質監測最權威的信息發布。
據介紹,在2005年開展的國民體質監測工作中,我省將哈爾濱、雙鴨山、綏化作為國民體質監測城市,按照《2005年黑龍江省國民體質監測方案》的總體要求,省體育局成立了國民體質監測領導小組辦公室,辦公室工作人員對我省3~6歲兒童,20~59歲成人,60~69歲老人總計7560人以及全省6個市和兩所大學共16461名7~22歲學生進行監測,進行定量分析,豐富了我省國民體質數據庫,為掌握我省的人口體質健康現狀以及變化規律提供了客觀依據。
通過與2000年體質監測數據的對比,發現我省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由34.80%增長到37.63%,體質合格率為91.1%,明顯高於全國87.2%的水平。國民體質綜合指數為100.53,也優於其它省份,這些數據充分顯示了我省實施全民健身計劃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另外,我省國民體質評定等級的優秀率、良好率、合格以上率均高於全國平均值,但幼兒體質等級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城鎮成年人和老年人國民體質評定等級的優秀率、良好率和合格以上率高於鄉村。
參與編寫我省國民體質監測報告的哈爾濱體育學院運動人體科學系教授尹運貴分析認為,這與城鎮人營養條件較好和重視健身運動密切相關。但城鎮幼兒的以上指標卻低於鄉村,尹教授認為這是鄉村幼兒活動多於城鎮幼兒的結果。
我省國民體質監測結果還顯示,參加體育鍛煉者國民體質評定等級的優秀率、合格以上率均高於不鍛煉者。
尹運貴教授介紹,我省國民體質優秀率為17.0%,比全國平均數高3.2個百分點;良好率為28.3%,比全國平均數高3.1個百分點;合格率為45.8%,比全國平均數低2.3個百分點;合格以上率為91.1%,比全國平均數高3.9個百分點。尹教授說,『通過監測分析可以看出,在體質狀況綜合對比上,我省城鄉差別明顯。男性肥胖率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成年男性肥胖率全國均值為9.3%,而我省男子肥胖率為21.8%,高出全國均值11.65個百分點,這應引起人們的注意。』